摘要:但洪迈开创性成就在笔记体散文和小说,这些东西未象姜词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所以中国人大多数知道姜夔不知道洪迈。正所谓“妙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一边欣赏赵葫芦的笑话,一边想想这首《葫芦歌》,怕是更要笑倒吧。

饶州是才子之乡,如果单论文学,洪迈、姜夔是双峰并峙,难分高下。姜夔艺多而专精,洪迈也是诗、词、散文、四六样样来得,不在姜夔之下。但洪迈开创性成就在笔记体散文和小说,这些东西未象姜词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所以中国人大多数知道姜夔不知道洪迈。 
传说宋孝宗整理唐代绝句多日,得到六百首,洪迈随口说:“我记得有五千首”,孝宗不太相信,请他编集,他回家搜罗,竟然编出了一本《万首唐人绝句》进御。想一想,谁敢说自己读书和占有资料比皇帝多?  洪迈最伟大的著作是神怪小说集《夷坚志》,此书现已不全,流传至今的尚有四百多卷。其中记了这么一个故事:  嘉兴住着位皇室宗亲赵公衡,特爱与人交往,又特爱嘲讽人,无论对亲戚邻居还是艺人娼妓,滑稽笑话是脱口而出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大家对他又喜欢又害怕。因为是光头,大家就叫他“赵葫芦”。有好事者为他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家门希差,养得一枝依样画。百事无能,只去篱边缠倒藤。几回水上,轧捺不翻真个强。无处容他,只好炎天照作巴。”把这葫芦描画绝了:家门口稀奇古怪,种一枝葫芦,为了依样画画(画葫芦?瓢?赵葫芦头像?)吧。葫芦什么用也没有,只会缠来绕去压篱笆。?放在水里,倒是真有本事,你怎么摁进水里,它都能顽强地浮起来。没地方放置,只好在三伏天晒成那粘乎乎的粑。正所谓“妙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一边欣赏赵葫芦的笑话,一边想想这首《葫芦歌》,怕是更要笑倒吧。
  写这首词的“好事者”,有笔记称:就是洪迈。  洪迈很有急智,所以死后谥“文敏”。多部笔记称他有一天从早到晚拟了二十多份文件,很自得,说“苏学士想亦不过如此”,结果被告知“苏学士敏速亦不过此,但不曾检阅书册。”把个洪学士羞得满脸通红,后悔失言。他曾经对人说过这件事,总结说:“人不能骄傲,那时候假如有地缝,我都会钻进去。”  但洪迈写作的勤奋显然远远超过苏轼,他留下著作的厚度,不知文化盛世的宋代有没有一个人能与之比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