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塑造的英雄人物無數,其中一個他喜歡的人物是《天龍八部》裏蕭峯,也叫做喬峯。蕭峯出生遼國,在宋朝長大,的以他是契丹人。由於小時家族受迫害,蕭峯被少林寺附近的人愛收養,從小習武成爲江湖英雄,並當丐幫幫主8年,被識破身份後,回到遼國爲官。但他心向宋朝,建議遼皇帝與宋朝和平,後來自盡。從此江湖再無英雄人物蕭峯,但令人奇怪的是,蕭峯所屬的契丹族也隨着遼國滅亡而消失,那麼契丹去哪了?真的消失了嗎?

蕭峯劇照

契丹族的由來。

從史料記載看,“契丹”的意思是“鑌鐵”,從名字可以看出,這個古老民族有着鐵一般的堅強性格。關於“契丹”的記載,最早出於《魏書》,當時北魏記載了與各民族交往的史料,其中就有一支北方部落“契丹”。史學界認爲契丹人有1400多年曆史,其實契丹人時間很長,這個古老民族源於哪裏,沒有相關的文字記載。真正讓人記住契丹人,還是耶律阿保機建立的遼國。這個享國200多年的帝國雄踞北部,一度代表中國。所以“契丹”發音就是現在俄羅斯稱中國的發音。

魏書

但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卻消失了,這個古老民族不像女真人那樣後來還建滿清王朝,居然消失無影無蹤,再沒有人宣稱是真正的契丹人後代。現代以來,隨着先進考古技術,雲南發現了契丹人下落,還有認爲現在達斡爾族。但自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去哪了呢?

遼國墓葬契丹人耳環

追尋契丹人足跡

站在當年遼國當年領地上,殘存下來的遼寺、遼塔等遼國古蹟以及遼國墓葬羣,使人無法想象,這麼一個強大帝國被滅亡後,契丹人也隨之煙消雲散。

1.融入金國。

1122年,遼國大臣耶律餘睹認爲天祚帝已經無法再撐起遼國了,於是就立天祚帝的兒子晉王即位。但天祚帝卻發現這個“陰謀”,耶律餘睹只得帶領部分遼兵跑到金國。後來耶律餘睹又帶這些契丹人反金去了西夏,但沒想到被西夏所殺,手下的契丹兵歸附西夏。此時遼國已經亂成一團,天祚帝不僅殺了兒子耶律敖魯斡,還大殺謀反的人。遼國一些貴族對天祚帝不滿,一些契丹人逃亡金國或者進入山林,重新過起遊牧生活。隨後天祚帝也被金國打得逃入夾山,很多遼國大臣或去了宋朝,或者去金國。

契丹人古畫

1125年,天祚帝被活捉,與徽欽二帝一樣成爲金國的階下囚。1128年死在金國。從遼國末期這段歷史資料看,契丹人大部分成爲金國子民,但也有一部分逃到山林。

2.逃到西遼。

天祚帝被俘,並不代表遼國滅亡。還有一個關鍵人物,爲遼國續命,此人就是耶律大石。大石也是遼太祖的子孫,但到他這一代,早已與皇室很遠了。但作爲遼國大臣,他也試圖挽回遼國的敗局。

契丹人劇照

1124年,耶律大石因另立皇帝,引起天祚帝不滿。他爲了活命,只得帶200多個殘兵敗將西逃。由於遼國的邊管體制很穩定,耶律大石一路上獲得了大量契丹人馬,並控制了蒙古及西域部分,領土延伸到中亞地區。

西遼建立後,既爲遼國續命也爲契丹人找到繁衍生活的地方。只可惜西遼壽命不長,1218年,歷時87年的西遼被成吉思汗所滅。西遼滅亡後,部分契丹人隨八刺黑又向伊朗方向逃竄,並建立起爾漫王朝,這一段歷史又被人稱爲後西遼,此時契丹人進一步與西亞人同化。

契丹人征戰雕刻

3.融入蒙古。

1212年,遼國皇室耶律留哥率兵反抗金國,並在吉林一帶建立遼國,這個遼國叫東遼。但3年後,耶律留哥弟弟又建立後遼,但不久便被部下耶律乞奴所殺。蒙古來襲時,耶律乞奴抵擋不住,就帶9萬多契丹人進入高麗,1220年,後遼滅亡。耶律留哥建立的東遼條件很好,他依附蒙古並當了藩屬國皇帝,當了57年。1270年,被東遼被忽必烈併入蒙古,這期間有部分契丹人併入蒙古。近年,考古專家在雲南發現契丹人後裔,經過DNA比對有着很高相似性。

契丹人

在史料中找到蹤跡

有人會問難道契丹人都跑了嗎?這個可能性肯定不會有,因戰亂逃出去只是部分契丹貴族和軍人。作爲平民百姓,也只能留在契丹人生活的土地上坐以待斃,或者躲藏起來。據史料記載,遼國末年有900多萬契丹人,這數量很多。而金國的統治方式除了佔領土地,還要俘獲人口,靠人口鞏固佔領區。

契丹人

遼國有一項制度叫“南北兩院”制度,因爲遼國南部漢人多,就設南院並實施的漢人制度。而北部契丹人居多,就設北院,實行的是契丹人制度。這兩種制度,使契丹人並未與漢人達到完全融合。而契丹人遊牧生活習俗,他們可以靠遊牧躲避戰亂,有就近與其他民族融合的便利性。當然還有一部分農耕的契丹人留了下來。

據史料記載,金國滅掉遼國後,他除了就近管理外,也實施過南北民族的大遷移。海陵王完顏亮把金國都城遷到北京後,把大量北方人遷到中原,把中原遷到北方去,其中就有大量被俘獲契丹人進入中原,從此融合漢人之中。

契丹故里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文中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