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自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权分六部,另设内阁,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则被尊称为内阁首辅。随着内阁地位不断提高,内阁首辅也逐渐从皇帝秘书跃升为群臣之首,但其权势仍不能与昔日的宰相相提并论。
回望历史,从英宗朝的李贤,到武宗朝的李东阳、杨廷和,再到嘉靖时期的夏言、严嵩、徐阶,明朝向来不乏有能力、有手段的内阁首辅,他们也曾位极人臣、曾权倾一时,但追根究底,仍只是皇权的附属品。唯有张居正是个例外,他一度独断朝纲,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实际掌舵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如下,如有不当或不足,欢迎留言批评指正,各抒己见。
先简要说明一下明朝内阁制度的大致运作方式:大小官员呈送的奏章,先递给内阁初审, 内阁成员(主要是内阁首辅)预览后给出处理意见,并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奏章递到皇帝手中后,皇帝用红字作出批示,决定票拟可否,这叫做“批红”。
(张居正画像)
明朝特有的票拟和批红制度看似减轻了皇帝负担,实则隐患重重。由于废相后朝议繁琐,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又大多废弛朝政,皇帝批红逐渐演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批红。具体做法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口述大要,皇帝听后口述处理意见,司礼监秉笔太监再代为“照阁票批红”。最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审核,审核通过则盖章确认,审核不通过则打回去重批。
如此一来,朝政大权是实则是掌握在内阁、皇帝、司礼监三方手中。张居正之所以能一人独断朝纲,就是因为他完全掌控了三者。
(张居正与李太后剧照)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继承大统,是为万历皇帝。万历小皇帝冲龄即位,主少国疑,李太后急需寻找辅臣以定国基,就在这种情况下,张居正被升任为内阁首辅。
当时,万历皇帝尚且年幼,张居正作为帝师,很容易影响皇帝的思想,甚至是左右皇帝的决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自然无法独立完成批红,所以万历早期的批红权实际上完全掌控在司礼监太监手里。那么,司礼监的掌门人又是谁呢?掌印太监冯保是也!
(张居正与冯保剧照)
由于内阁有票拟权,而司礼监有批红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实现了一种平衡,不至于有谁一家独大。但到了万历朝,内阁的老大张居正和司礼监的老大冯保却是一对相交甚密的死党,张居正能取代高拱当上内阁首辅,正是冯保向李太后举荐的。
向来不合的内阁和司礼监成了一个战壕的战友,能如此一来,二者里应外合,很容易就架空了皇权。
(李太后与冯保剧照)
张居正掌权时期的政务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奏章呈到内阁,张居正给出票拟意见,转递给皇帝,而万历年幼,由司礼监代为批红,而司礼监掌印太监又是张居正的人,所以只有通过,没有驳回。这兜了一大圈,其实就是张居正一人独断朝纲。
当然,想要真正毫无阻碍地独断朝纲远没有这么简单,张居正改革期间,他还利用李太后和皇帝的言听计从,把六部尚书全都换成了自己人。
(张居正剧照)
张居正专权是不假,但平心而论,他此举实则是利大于弊。张居正推行改革,他要的是效率,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党争内斗上,所以,他只重用那些既有能力又听话的人,对于政见不合者则是坚决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无论如何,张居正确实开创了万历中兴,让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重获新生。
某些特定历史条件下,专制确实更有效率,只是,这个大权独揽的人必须有魄力、有能力、有底线,而张居正恰好就是这样的人。
参考资料:《明史》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