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张居正一事,万历皇帝彻底看清了群臣,这群大臣表面上一个个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内心想的都是私心贪欲。刚开始的时候,万历皇帝一直以“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等原因,三番五次的请假后,大臣们都不相信的,认为这些都是皇帝不上朝的借口罢了。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个陵墓被考古部门打开过皇陵。其九岁登基为帝,前十年帝国一切军政大权都由张居正决策;张居正逝世后,万历开始热情高涨的干了几年皇帝,从万历十五年开始,他就基本上开启了他长达三十多年的“怠工”生涯!

在万历皇帝统治后期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怠工”行为包括早朝、午朝、经筵、祭天,敬祖等等一切带有“仪式性”的事情。换句话说,他基本上就是整天呆在紫禁城的的皇宫之中,也不见群臣了,以至于后来很多新任朝廷大员连万历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虽说是不见大臣了,但并不代表万历皇帝不作决策,整个大明帝国的最终决策权还是牢牢掌握在他的手里。虽然万历皇帝后期从不上朝,但是大臣上的奏折还是会看的,毕竟国家大事还不是要他最终拍板,如万历三大征等。

所以,凭借大明王朝的运行惯性,加上万历皇帝偶尔从深宫之中发出的上谕,整个国家机器就这样平稳运行着,没有人能够夺了他的权,更没有人能够废了他的皇位。

其实,像“万历皇帝为什么几十年不上朝”这种情况,它的危害远远没有人们想象那么严重。就等于是万历皇帝天天没去公司上班,而是选择在家里把活干了一样。当然,万历皇帝干活是按照自己的心情挑着干的。

按理说,上朝、经筵、祭天,敬祖等一切带有“仪式性”的事情,都是皇帝这个职责的分内之事,也就是说作了皇帝这些事就必须要干的,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已经成为了人们观念与常识。

然而,万历皇帝偏偏就是不想去做这些“仪式性”的事情了,就是不想见那些大臣了。也正是因此,最终在史书上留下“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千古奇闻。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总结起来的话,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根源在于张居正事件

万历十年六月,权倾一时的肱股之臣张居正病逝,随后朝廷上下便借此掀起一场权力瓜分大战。不久,关于张居正的那些黑材料就被翻了个底朝天,全部公之于众。

看到张居正的这些实打实的黑材料,想必当时年仅十九的万历皇帝也傻了啊!据这些黑材料显示:张居正回趟老家,坐的轿子都是32个人抬的,包括客厅、卧室等,随行护卫人员有戚继光亲自派来一对手持火枪的士兵,每经过一地,就连当地的藩王都要出来送行。

在张居正的老家江陵,地方官吏争更是先恐后的为其建豪宅与牌坊;在京城,就连修个房子花费都是一万两白银。总言之,张居正的生活奢靡程度让人咋舌,还任人唯亲,大肆收拾贿赂等等。

然而,在张居正逝世之前,在幼年的万历皇帝眼中:元辅张先生那就是知识渊博的人生导师、拥有惊世之才的国家栋梁、公正无私的改革大家等等。张居正穷极一生所学,就是想把万历培养成千古一帝。

在张居正辅政的十年内,年轻的万历皇帝处处都不敢越矩。在张居正的严厉要求下,处处节俭,宫殿不让修,珠宝首饰不让买等等。

当初听说元辅张先生要修缮一下京城住宅,年轻的万历皇帝也知道元辅张先生“薪资有限”,特地命内府拨了1000两白银。后来黑材料一经曝出,万历皇帝才知道此次修缮住宅花费是10000两白银,而且元辅张先生的老家江陵立刻出现一座同样的豪宅。

可以说,张居正的言行不一、虚伪深深的刺痛了年轻的万历皇帝的内心。而此事对于万历皇帝的影响太深远了,因为张居正作了万历皇帝的总导师整整十年,元辅张先生都是这样的一个人?更何况其他大臣呢?

经过张居正一事,万历皇帝彻底看清了群臣,这群大臣表面上一个个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内心想的都是私心贪欲。一切皆是虚妄,所有大臣都是虚伪之人。

二、关键在于国本之争

从万历十四年,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妃子郑氏为他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随即郑氏被万历皇帝进封为皇贵妃。因为郑贵妃的缘故,万历皇帝开始琢磨着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由此揭开了万历一朝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的序幕。

万历皇帝的皇长子朱常洛是宫女所生,因为不喜欢皇长子母亲的缘故,对于这个庶长子,万历皇帝也非常的不喜欢。但是当时的群臣就是一根筋的要万历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理由是古训如此: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

一边是群臣一致要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另一便是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关键还在于,万历皇帝只是想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而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去立皇三子朱常洵,他还设想着有大臣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主动提出来。

群臣更是抓住万历皇帝这个优柔寡断、不够强硬的特点,一步步集体辞职加要挟的方式,逼迫万历皇帝就范。而万历皇帝这边则是耍小心思,以各种原因不立皇长子朱常洛。

万历皇帝还是太软弱了,总想着不立皇长子朱常洛,一会又是皇后还年轻,还有生育的的可能,如果皇后生了儿子,不就不要争立谁为太子吗。一会又是迫于群臣压力宣布他无意废长立幼,只是不能接受群臣要挟等等。

一边是群臣太过强硬,一边是万历皇帝太过软弱、优柔寡断。结果这一太子之争,一争就是长达15年的时间。期间,万历皇帝多次暗示几任内阁首辅、内阁大臣主动提出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都没有到底任何回复。

最终,灰心丧气、优柔寡断的万历皇帝屈服了群臣的压力,册立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通过“国本之争”的最初的较量失败后,万历皇帝基本上也就对群臣彻底失望了,也使得他不愿意在见到这些可恶的大臣们了。

三、间接原因在于万历皇帝确实有足疾

万历皇帝开始不上朝时,迫于群臣的强大压力,都是以请假的方式实现的。而他常用的理由就是“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等,反正就是腿脚不舒服,行走不便,不能去上朝了。

当然了,万历皇帝最开始请假也算是给那群大臣们面子,不管群臣同不同意,那就跟万历皇帝没有关系了。因为“行立不便、步履艰难”,言外之意就是无论如何都不去上朝了。

到了万历皇帝决定彻底不与群臣见面后,那就是直接不去上朝了,不仅是不上朝,所有的经筵、祭天,敬祖等一切带有“仪式性”的事情都不去了。到后期,也就不存在请假的问题了。

刚开始的时候,万历皇帝一直以“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等原因,三番五次的请假后,大臣们都不相信的,认为这些都是皇帝不上朝的借口罢了。

直到晚年,万历皇帝已经是“面目发肿,行步艰难”,很多大臣依然还是不依不饶的讽刺他是“纵欲过度、沉迷酒色”,才导致如此情况下。

等到1956年,考古专家组织人员对万历皇帝的明定陵进行科学发掘后,考古专家们惊奇的发现:无论是棺内万历皇帝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状,还是万历皇帝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

或许年轻时的万历皇帝足疾应该不严重,当时他以“行立不便、步履艰难”为由,已经说明他已经患有足疾。等到万历皇帝晚年的时候,他的足疾肯定是非常严重的。

万历皇帝患有足疾,或多或少肯定是会影响他外出活动的,而足疾的一步步趋于严重,应该也是他几十年不上朝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资料:〖 《万历十五年》 、 《明神宗实录》 、 《明史》 、《明朝那些事儿》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