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說兩個在當時很大的部落聯盟聯合才勉強擊敗蚩尤,而且在戰爭初期,蚩尤九敗黃帝和炎帝的聯軍,足可見蚩尤部落的強大。但是隨着農業的普及炎帝的優勢與其他部落會慢慢變小,這時候蚩尤和黃帝脫穎而出。

我們中國人幾乎都把自己稱爲炎黃子孫,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炎黃子孫是什麼意思。裏面包含什麼樣的故事也並不是耳熟能詳,相反顯得甚爲陌生。

同樣我們常說的黎民百姓這個詞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的,古時候我們受災了或者發生戰爭,都會感慨着天下黎民百姓又遭殃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炎黃子孫和黎民百姓的具體來歷。


上古時期,人們以部落的方式羣居。部落與部落之間要麼是敵對,要麼是聯盟。當時最有名的一個部落被稱爲神農氏。神農氏嘗百草大家都聽過。正是因爲神農的勇於嘗試,使部落的人死亡率大爲降低。久而久之,神農氏部落實力相對其他部落就越來越強。其他部落沒辦法,實力沒人家強,只能和神農氏結盟,神農氏成爲聯盟的盟主。


就這樣過了很久,神農氏各種技術大家都學得差不多了。神農氏部落的優勢慢慢沒有了,這個時候其他部落就不服神農氏的管理。他們相互之間開始戰爭,普通的老百姓深受其害,不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對此神農氏也沒有辦法。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雄才偉略的領導人黃帝,皇帝看大家互相征伐,讓生靈塗炭,於是就訓練軍隊準備教訓他們。隨着黃帝的一場接一場的勝利,其他部落的人都被黃帝征服了,與皇帝結盟了。

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叫炎帝的。他也想要征服其他的部落擴大版圖。但是我們的黃帝不答應啊。於是兩個部落就打了起來。最後黃帝和炎帝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就結盟了。後來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慢慢繁衍一直到後來的我們,所以我們才一直自稱“炎黃子孫”。


蚩尤開始屬於炎帝部落,但是由於後來炎帝勢衰開始不服從炎帝命令。進而和炎帝發生激烈的軍事衝突,炎帝敗。炎帝求救於黃帝和黃帝聯合,和蚩尤在涿鹿大戰三年,蚩尤才戰敗。也就是說兩個在當時很大的部落聯盟聯合才勉強擊敗蚩尤,而且在戰爭初期,蚩尤九敗黃帝和炎帝的聯軍,足可見蚩尤部落的強大。

蚩尤爲什麼這麼強大呢?雖然那個時候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咱們就從各種傳說中找一些合乎邏輯的說法。首先我們一直說科技生產力決定一個國家的強大程度。在人類的開始階段,人們靠採集野果和狩獵生存,那時候神農一族也就是炎帝一族應該最爲強大。但是隨着農業的普及炎帝的優勢與其他部落會慢慢變小,這時候蚩尤和黃帝脫穎而出。黃帝本身注重發展農業,而且善於用人,發明了五行占卜,從精神上統治人民。蚩尤的優勢主要在於他發明了冶煉金屬,這在新石器時代後期是一件了不起的進步,蚩尤的九黎部落聯盟,有九個部落,每個部落又有九個氏族,可謂人口衆多。


正是藉着兵器的優勢和衆多的人口,在開始和炎黃二帝的交手中九敗炎黃聯軍。當然古代的九並不一定是就九次,只是代表很多次。最後蚩尤還是沒有戰勝黃帝,被黃帝打敗,至於失敗的細節比較具有神話色彩,在這裏我們不再討論。估摸是勝利者爲了掩蓋一些東西編撰出來的。至於後來黃帝把蚩尤尊爲兵主,並把蚩尤的形象繡在戰旗上,應該是出於安撫九黎百姓的緣故吧。而且在打仗方面蚩尤也確實對得起兵主的稱號。 黃帝打敗蚩尤,統治了九黎,把九黎作爲沒有社會地位的下層人民統治。九黎有81個氏族,近百姓氏,所以稱作黎民百姓。是指沒社會地位的下層人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