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像行家一樣挑選威士忌?雙十一前必看!

要說近年來最熱的酒款,威士忌絕對佔得一席。不少朋友入了威士忌的坑,但也有很多人開始了苦惱:剛剛燃起的威士忌熱情,似乎轉眼就被其複雜的種類給熄滅了。的確,在這種稱得上世界共享的飲品面前,想成爲箇中高手,着實不是件容易事兒。

如果你也想嘗試一下威士忌,卻不知該從何下手,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本文講的不是繁複難懂的專業知識,而是化繁爲簡,從風格入手,將全球主流的威士忌種類做大致劃分,方便大家按照自己的口味選擇適合的威士忌類型。對應到下文的詳細介紹和品牌推薦,也可以作爲大家挑選威士忌的參考。先上一張圖:

愛爾蘭威士忌

愛爾蘭威士忌可以說是清淡型威士忌的代表。雖然歷史很悠久,但是在近幾十年愛爾蘭威士忌並不討喜,品牌中也只有Jameson算是比較有知名度的了。而以Jameson爲首的通過加入一定未發芽的大麥、不使用泥煤以及三次蒸餾方式製作的清淡而柔順的調和威士忌,幾乎代表了愛爾蘭威士忌的整體風格。此外,愛爾蘭威士忌值得推薦的品牌還有Bushmills、Powers、Tullamore Dew等。

近些年,愛爾蘭威士忌在風格上帶來了一些驚喜,比如TeelingKilbeggan推出的單一穀物威士忌,尤其是BushmillsTullamore Dew發佈的一系列單一麥芽威士忌,雖然保持着傳統的三次蒸餾(有的蒸餾廠甚至已經開始實行二次蒸餾),但在發芽大麥,波本、雪莉桶,以及泥煤的選擇上,越發帶有老對手蘇格蘭威士忌的影子。

加拿大威士忌

加拿大主要生產調和威士忌,因爲當地蒸餾廠不多,各家也不喜歡互通有無,因此會在原料配方和蒸餾原酒上花更多心思。通常蒸餾廠會製作兩種風格的原酒,一種是以黑麥爲主原料製作的酒精度偏低、風味較豐富的原酒,這類原酒被稱爲flavoring whisky;另一種則是使用玉米、小麥等其他穀物製作的酒精度更高且風味偏淡的原酒base whisky。通過將這兩種風格原酒進行搭配混合,令酒廠得以塑造出多款風格各異的威士忌。

通常而言,加拿大的大部分威士忌是以高比例的base whisky調和而成,比如Canadian ClubCrown Royal等大品牌的基礎款,具有典型的輕柔風格。

每個品牌也會推出一些進階酒款,通過增加flavoring whisky的比例,展現更強勁的口感和特別的香料風味,比如黑麥比例高達90%以上甚至100%的Alberta Rye Dark Batch WhiskyWhistlePig 100-100 10 Year Straight Rye等。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法律對Canadian Rye Whisky或Rye Whisky中黑麥含量並沒有做明確規定,找尋黑麥風味鮮明的加拿大威士忌,還是要多留心原料表纔行。

日本威士忌

如今的日本威士忌可謂風光無限。在風格上,日本單麥威士忌與蘇格蘭相近,但多了一分輕柔與果味,對威士忌入門者更加友好。此外由於一些日本威士忌會使用北海道橡木桶,也令酒款多了些許檀香氣息。這種風格以三得利的山崎(The Yamazaki)白州(The Hakushu)最爲出名,而作爲他們的最大對手,一甲的餘市(Yoichi)宮城峽(Miyagikyo)則更偏強勁厚實一些,基本與蘇格蘭威士忌不分彼此了。

如今日本威士忌產業的最大問題還是原酒庫存不足,很多酒廠已經開始着手將一些年份威士忌停售或停產,逐漸由無年份版本取代,這也是我們喝到的日本威士忌大都呈現偏清淡風格的另一個原因。

此外,從適合東方人口味的清淡型威士忌角瓶(Kakubin),到拿過許多國際大獎的響(Hibiki),日本調和威士忌也有很多選擇。

清淡風格蘇格蘭單麥威士忌

按產區來說,通常我們認爲來自低地(Lowlands)和坎貝爾頓(Campbeltown)的威士忌口感更爲平易近人,高地(Highlands)和斯卑賽(Speyside)的更爲飽滿複雜,但如果真要照此選酒,恐怕分分鐘要被“打臉”了。畢竟所謂的產地特徵,其實是由該產區內的主要廠牌的共性決定的,而蘇格蘭有上百家蒸餾廠,廠牌間差異又大,可真不是靠上面那一句口訣就行得通的。

想從蘇格蘭單麥中挑出一款輕柔順口的,還是要記住一些廠牌纔行,這裏就給大家推薦一些,比如坎貝爾頓的格蘭帝(Glen Scotia),低地的歐肯特軒(Auchentoshan),以及高地的丁斯頓(Deanston)格蘭卡登(Glencadam),都是以清淡風格見長的蘇格蘭單麥威士忌。

濃郁風格蘇格蘭單麥威士忌

濃郁風格的蘇格蘭單麥威士忌選擇更多一些,比如坎貝爾頓最有名的蒸餾廠雲頂(Springbank),便是以生產飽滿濃厚的威士忌而聞名,與坎貝爾頓給人的整理印象大相徑庭。

另外還有不少以重口味著稱的廠牌,如高地的格蘭哥尼(Glengoyne)、達爾摩(Dalmore),斯卑賽的百富(The Balvenie)等。

泥煤風格蘇格蘭單麥威士忌

對於泥煤威士忌的獨特風味,有人覺得像極了碘酒、瀝青,甚至是醫院裏的消毒水味,但只要嘗過一口,絕對讓人留下強烈印象,幾乎沒有其他威士忌能夠取代。

提到泥煤威士忌,人們首先會想到艾雷島(Islay Island),如阿貝(Ardbeg)、拉加維林(Lagavulin)拉弗格(Laphroaig)三大巨頭,都是典型的重口味泥煤威士忌,更有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蒸餾廠自2008年開始推出的泥煤怪獸(Octomore)系列,泥煤風味可以說是相當強勁。不過如果只是簡單的將重泥煤與艾雷島畫上等號,那就大錯特錯了,畢竟島上還有基本上感受不到泥煤風味的布納哈本(Bunnahabhain),以及經典的淡泥煤品牌波摩(Bowmore)呢。

除了艾雷島,高地和蘇格蘭其他島嶼也有一些酒廠在堅持生產泥煤威士忌,如高地的阿德莫爾(Ardmore)、班尼富(Ben Nevis),奧克尼島(Orkney Island)的高原騎士(Highland Park)、斯凱島(Skye Island)的泰斯卡(Talisker),而前面剛剛提到的雲頂(Springbank)也具有中度的泥煤風味。

蘇格蘭調和威士忌

相對於凸顯個性的單一麥芽威士忌,調和威士忌的吸引力則在於柔和協調的口感。的確,這種酒款最初誕生,便是爲了彌補早期麥芽威士忌供不應求以及其酒品質量的不穩定,也因此迎合了大多數人的喜好,特別是得到喝不慣麥芽威士忌的消費者的好感。要知道,現在市場上90%的蘇格蘭威士忌,其實都是調和型的。

挑選這類威士忌簡單許多,主要認牌子。這主要是因爲調和威士忌的品牌風格多樣,而且每個品牌都有自己主打的路線,比如口感輕柔的Cutty SarkJ&B,又或者各項指標均挑不出錯,打遍夜店無敵手的Chivas Regal,此外Ballantine’sFamous Grouse也都值得一試。Johnnie Walker喜歡強調帶有一些泥煤風味,也可以作爲泥煤威士忌入門的理想選擇。大部分的蘇格蘭調和威士忌價格適中,但也有許多頂級質量極高價格的酒,比如藍方和皇家禮炮,價格絕不遜色於單一麥芽朋友們。

美國波本威士忌

波本威士忌是美國威士忌中最重要的類別,它的最大特色在於原料中使用了51%以上的玉米,賦予了酒款飽滿而甜美的口感,再加上波本威士忌必須在新烤過的橡木桶中熟成,且一般使用美國白橡木,令酒款充滿了香草、椰子、甜香料和巧克力風味。因此,相比蘇格蘭威士忌,波本威士忌的口感更爲圓潤甜美,也更符合美國人的口味。

值得推薦的入門級波本品牌包括Heaven Hill、Four RosesMaker’s Mark等,這些品牌也都有推出高端系列,比如Four Roses Al Young Limited Edition,便是一支相當複雜的高品質波本,當然價格也上去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波本威士忌品牌衆多,可是蒸餾廠卻只有幾個,因此一個蒸餾廠生產多個品牌的情況在這裏是相當常見的。比如Heaven Hill旗下還有高端品牌Elijah Craig,著名的蒸餾廠Buffalo Trace除了生產主打品牌Buffalo Trace外,還生產包括酒神級別的Pappy Van Winkle,以及價格實惠許多WL Weller等衆多品牌。

美國黑麥威士忌

除了在原料上要求至少51%的黑麥外,美國的黑麥威士忌做法與波本威士忌相似,因此整體風格更偏強勁飽滿,當然也少不了顯著的香料味道。在美國,黑麥威士忌一直沒有波本那般受歡迎,甚至到了上世紀90年代幾近消失,不過近10年這種風格又迎來了小復興,衆多蒸餾廠開始擴充黑麥作品,當然相對而言產量還是很低的。

對於剛剛接觸這類風格的飲者,推薦嘗試一下Old Grand-Dad蒸餾廠的Old Overholt Straight Rye和Buffalo Trace旗下的Sazerac Rye,這也是公認的黑麥威士忌入門酒款,而且價格也很親切。進階飲者則可以選擇Heaven Hill旗下的Pikesville Straight Rye以及Buffalo Trace旗下的E.H. Taylor, Jr. Straight Rye等。

其實再怎樣歸納整理,總是有很多特例被遺漏掉,如果大家有想要補充的酒款和風格,希望可以留言給我們,至於求購買鏈接的各位,請放心,這依舊是一篇不帶任何買酒鏈接的“討打”文章。如果真的特別想一次將上面來自各國的主流威士忌全部喝上一遍的話,不妨明年1月,來聽我的烈酒課吧~~

文 | Daniela

編輯 | Dolcetta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知味葡萄酒雜誌

超180家頂級名莊,800款風土佳釀,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報名今年的巔峯酒展哦~

點擊下方,繼續閱讀精彩文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