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以爲俄羅斯能夠將它的造車技術變得越來越精湛,並且在汽車市場上大放光彩的時候,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大家的意料,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汽車市場瞬間被各家合資車給佔領了,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湧入了進來,這其中最有實力的莫過於德系車和美系車了。要知道這兩個派系的車企既有顏值也有實力,而且造車技術更是相當的先進,自從它們進入俄羅斯之後,一躍成爲當地人最爲喜歡的品牌,這是讓俄羅斯本地的汽車處境變得有些尷尬了。

如今的汽車市場是十分繁榮的,可以買到多家車企的車子,我們最爲熟悉的當然就是德系車和日系車了,畢竟這兩個車系在我國有着極高的影響力,除了它們之外,還有法系車和韓系車等。然而縱觀這麼多的汽車品牌,我們卻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作爲鄰國的俄羅斯,同樣也是一個工業大國,爲什麼從來沒有聽過俄系車呢?難道它們不造汽車嗎? 很多的車企一開始並不單單只是造車,而是主要以軍工業爲主,甚至很多都是通過軍工業轉型而來的。車子是一個純機械化的物品,在汽車製造和軍工業上兩者也有相同之處,所以轉型的時候也特別簡單。而俄羅斯這個國家在軍工業上實力還是相當出色的,並且也有着很悠久的歷史,這樣一個有工業基礎的國家,爲什麼不造車呢? 其實俄羅斯並不是從來都沒有造過車,早些年的時候它在造車領域也有過一些嘗試,並且還曾經一度出口到我國。比如像拉達尼瓦這個品牌,曾經就一度受到國人的歡迎,就連魏建軍都對這輛車子青睞有加,甚至在年輕的時候也曾擁有過一輛拉達汽車,在我國的工業並不繁榮的那個時期,俄羅斯的工業那是相當的發達,而且造車的實力更是特別的不錯。 本以爲俄羅斯能夠將它的造車技術變得越來越精湛,並且在汽車市場上大放光彩的時候,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大家的意料,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汽車市場瞬間被各家合資車給佔領了,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湧入了進來,這其中最有實力的莫過於德系車和美系車了。要知道這兩個派系的車企既有顏值也有實力,而且造車技術更是相當的先進,自從它們進入俄羅斯之後,一躍成爲當地人最爲喜歡的品牌,這是讓俄羅斯本地的汽車處境變得有些尷尬了。 我們都知道在同樣的價格裏買車當然要買一輛最好的,大家都有了合資車作爲選擇,而不出彩的俄羅斯車只能面臨着被拋棄的命運。銷量越來越差眼看就要關門大吉了,俄羅斯爲了保證本土品牌的銷量,不得不使出了殺手鐧,那就是提升合資車企的關稅。 本以爲這個策略能夠逼得俄羅斯人民去買本地車,然而沒想到的是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也沒有去買自家車型,反而開始購買二手的合資車了。沒有利潤也沒有銷量,賺不到錢的俄羅斯本土品牌最終漸漸的沒落,而汽車工業當然也越來越萎靡,直至走向了滅亡。 其實看到俄羅斯的表現,我們不禁想將這個問題放到我們的國產品牌身上,早些年的時候,我們的國產車也是相當的沒有地位,大家在買車時甚至不屑於提起國產品牌的名字,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國產品牌就是粗製濫造的代表,所生產出來的車子品質更是一點都不能夠讓人安心。而那些自主品牌當然也深知這個道理,它們沒有在質量上下功夫,反而一昧的降低價格,試圖用低廉的價格來討好國內的消費者。 不得不說這條路剛開始走的時候還是相當順利的,然而時間久了大家也發現了這根本就不是長久之計,只有獲得技術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就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裏,國產車也是下定了決心,發誓要迎頭趕上,在技術上不斷挑戰自我,並且專注於創新,這讓國產品牌瞬間站了起來,終於在汽車市場上展露了頭角。

俄羅斯品牌的沒落爲我們的自主品牌敲響了警鐘,如果我們沒有創新和努力的精神,那麼早就淪落到和俄羅斯汽車品牌一樣的地步了。不知道大家對於以上的事情有何看法?您對俄羅斯品牌的汽車又有何種評價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