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爲“靖康之變”後趙宋宗室全都被俘北上,只有康王趙構因未被俘虜才當上了南宋的皇帝。也有很多人認爲南宋立國之後,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已經全部被俘了,所以趙構才收養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爲養子。其實不是這樣的,最起碼趙光義的孫子濮王趙允讓一支有很多後代並未被俘,他們在南宋仍然是濮王。而宋徽宗的第十八子信王趙榛在被俘後曾經逃脫,還在河北地區組織了十餘萬義兵抗金,今天國史君(國史通論)要講的就是他的故事。

信王趙榛

《宋史》記載,趙榛之母是劉貴妃,它出身微賤,但是入宮之後很快便受到了宋徽宗的寵幸,她“由才人七遷至貴妃”,共生育了三個兒子,幼子即趙榛。趙榛在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十一月被封爲福國公,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又以平陽郡王的身份被宋欽宗封爲信王。

靖康之變

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北宋都城汴京被金軍攻破,隨後,宋徽宗、宋欽宗、皇子、后妃四百七十餘人以及趙宋宗室三千餘人被俘北上,他們大多數人的終點是五國城(在今黑龍江哈爾濱依蘭縣),而信王趙榛也在這個隊伍中。

組織義軍

但是,《宋史》記載,趙榛卻在北上的途中經過慶源時僥倖逃脫了,藏身在真定地區(後從淵聖出郊,北行至慶源,亡匿真定境中)。而已馬廣和趙邦傑爲首的抗金義兵隨即將他請入山寨,推舉爲首領,周邊義軍聽聞之後紛紛與之響應。《宋史·高宗本紀》中也記載到:“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馬廣奔真定五馬山砦聚兵,得皇弟信王榛於民間,奉之總制諸砦”。

聯絡趙構

趙榛在局面穩定之後,派馬廣南下與已經稱帝的九哥趙構聯絡,他在給趙構的信中首先申明自己承認趙構的皇帝地位,並欲戮力同心,共復山河(臣於陛下,以禮言則君臣,以義言則兄弟,其憂國念親之心無異);同時,他也以曾經深入金軍大營的經歷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爲現在抗金局勢一片大好,理由有三:第一、女真人都迫切地希望回到北方故地;第二、金國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多次挫敗;第三、剛剛被消滅的遼國有大量契丹人正在組織復國。而現在,他手下有義兵十餘萬,都迫切希望與金國決戰(今山西諸砦鄉兵約十餘萬,力與賊抗)。所以希望趙構能夠授予他義兵首領的身份並且資助武器,約定共同起兵抗金的日期。

結局成迷

在當時混亂的局面下,有很多人冒充趙宋宗室以得到榮華富貴,所以馬廣覲見趙構之後也遭到了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的懷疑,但是趙構從馬廣帶來的親筆信中,確信趙榛的身份是真的(上識榛手書,遂除河外兵馬都元帥)。而正在馬廣帶着趙構的手諭返程之時,金國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們唯恐馬廣帶着南宋的部隊回來援助趙榛,於是大舉發兵攻破五馬山砦,趙榛不知所終(窩裏嗢、撻懶破五馬山砦,信王榛不知所終)。而此時,他已經孤軍奮戰一年半之久了。

至於趙榛最終結局如何,《宋史》中說他可能後來再次被俘,和宋徽宗一起被關押在五國城。而另有金國人編纂的野史《宋俘記》所趙榛根本就沒有逃亡過,反而在五國城過得很好,他在金國娶了田氏爲妻,生了五個女兒,死於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

其實,不論當年五馬山砦組織義兵抗金的是不是真正的信王趙榛,那位首領都曾經給北宋遺民以及宋高宗趙構帶來過希望——一個收復失地、再造中興的希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