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是每個人都會自問的一個問題。因此尋根問祖,也成爲了一個社會問題。而尋根問祖的一個關鍵條件,就是我們的姓氏,因爲姓氏的出現,就是代表血脈的區分。
姓氏的淵源
中國5000年來,出現的姓氏是非常多的,歷史上出現過的姓氏,加起來超過一萬。但是呈金字塔式發展的,是由少數的幾個姓氏發展出來的。而有一個姓氏就是姓氏之祖,這個姓氏就是“姬姓”。姬姓起源於黃帝,《帝王世紀》的記載:“黃帝生於壽山,長於姬水,所以以姬爲氏。”
在《說文》也說:“黃帝居姬水,以姬爲氏,周人嗣其姓”。古人有將自己居住的山川河流當作姓氏的習慣,特別是在遠古時期,這種習慣更是明顯。所以黃帝當時,就是將姬水的“姬”當成了自己的姓氏。
而黃帝人文始祖的地位也是無疑的,並且現在百家姓中,500多個姓氏,有400多個,都是從姬姓演變而來的。那麼姬姓是怎麼發展的呢?據說黃帝有25個孩子,其中有14個被賜予了姓氏,分別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所以從黃帝的兒子開始,已盡分出了14和姓氏,後來黃帝的一部分後代向現在的河南遷徙,《左傳》上說:“虞、虢、焦、滑、霍、楊、魏,皆屬姬姓。”這是姬姓後代再次分出的一些姓氏。
這個姓氏5000年間做過800多年國姓,如今卻子孫凋零
正是因爲姬姓後人的不斷發展,使得這個家族在5000年的時間裏,可以說是長盛不衰。當然姬姓在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應該屬於周文王姬昌。姬昌拜姜子牙爲軍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爲長壽的一個朝代周朝。
在周朝800多年的歷史總,姬姓一直都是國姓。周朝建立的時候,進行了分封,而分封的這些諸侯國中,有53個都是姬姓的。不過周朝時候,改姓的也是比較多的,很多人以職位,或者諸侯國的國名爲姓,這是姬姓的再一次發展。
姬姓受到影響比較大的是在周朝滅亡的時候,姬姓爲了免遭迫害很多都選擇了改姓。在唐朝時候,姬姓被再次改變,因爲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皇帝叫李隆基。在古代的時候,皇帝的姓名都是需要避諱的,文武大臣和百姓,名字都不能跟皇帝的名字有同音字。
李隆基的“基”跟“姬姓”的姬是一個音,於是姬姓在當時被改爲了周姓。在古代爲了避諱皇帝名字被改的有很多事件,比如秦朝時候,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爲了避諱“政”,正月也被改爲了端月。《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中說:“秦諱正,謂之端。”
結語:
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有一次“洪洞大槐樹遷民”,這次姬姓被再次往南大範圍的遷徙。清末的時候,山東人闖關東成爲了當時的一大潮流,所以那個時候山東的姬姓,又進入了東北三省。
如今姬姓雖然分出的姓氏有很多,可是因爲歷史影響的原因,現在依然沿用姬姓這個姓氏的子孫卻不足50萬。但是如果算上姬姓演變出來的姓氏人數,那是必將破億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史雕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