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市民如果流感未痊愈,都建议要使用外科口罩,防止鼻液和口水在流鼻水和打喷嚏时传播病毒。流感病毒主要透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因此不少人会带上外科口罩预防流感。

核心提示:冬季流感来袭!医生拆解5大防治流感误区,不得病的人都在偷偷学

冬季流感杀到,不少人认为流感年年有,更把流感视作小病,不需要大惊小怪。其实感染流感可大可小,及早治疗方是上策。

不过,坊间流传不少与流感相关的误区;例如有说患流感时只要「捂」一身汗就能痊愈,又有指待在家中就可以完全不怕流感,到底孰真孰假?

流感,即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坊间不少人对于预防及应付流感自有一套方法,但做法到底是不是正确?以下为大家拆解五个常见的相关误区,希望大家能有效抵御流感侵袭。

其实出汗的目的在于,当人体觉得温度过高,可透过张开毛孔排汗,利用汗水蒸发的原理,带走水分和热力,以达到降温效果。

不过,如果患上流感,身体往往会出现发烧和缺水等症状,需要额外的水分补充以对抗病毒,所以过多的流汗反而会令病情加剧,更难痊愈。因此,如果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仍然未痊愈,建议应多休息,康复后才进行流汗活动。

流感是由病毒所引起,如果在染上流感及发烧后的48小时内确诊,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确可有效控制病毒和退烧,令病人早日康复,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但此药需获医生处方才可买到。

但如果流感患者有第二波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黄金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出现持续发烧或有其他并发症如肺炎等,便需要使用抗生素作治疗,而服用抗生素务必要由专科医生决定,因此应尽快求医。

在西医角度,患上流感没有需要特别戒口,但不建议病人禁吃油炸、辛辣等不健康的食物;另建议多休息、多喝水和进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尤其是维他命C,因为可帮助对抗病毒和增加身体复原的速度。

厕所往往是病毒的温床,流感病毒有机会透过水渠从不同楼层散播出去,因此家居厕所的去水渠U型储水位要经常储满水,阻隔病毒;而厕所板也最好经常保持盖上,避免病毒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透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因此不少人会带上外科口罩预防流感。

虽然暂时没具体数据显示口罩可预防多少百分比的病毒传播,但相信口罩的确能大大减少病毒传染机会。因此,市民如果流感未痊愈,都建议要使用外科口罩,防止鼻液和口水在流鼻水和打喷嚏时传播病毒;在戴口罩和除下口罩前,也应用搓手液等彻底清洁双手,以免双手受布满病毒的口罩污染,成为另一个传播病毒的媒介。

市面上不少可重用的口罩,主要是用作预防花粉症和过敏情况,故可以在清洗后重复使用,但如果是流感病人使用口罩的话,还是建议用一次性的外科口罩比较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