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保暖】体质「虚」易受寒邪侵袭温热及补血食物可驱寒补身

气温转凉,注意保暖十分重要。不少人冬天会手脚冰冷,穿了手套、厚袜都无补于事;又有些人在寒冷天气下,气管会出现不适。中医角度,冬天寒气当令,的确易因寒邪入侵,触发各种毛病。

所谓「寒邪」到底会带来什么问题?哪种体质的人较易受寒邪影响?饮食上又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身体抵御寒邪呢?

冬天寒气当令,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着凉,令寒邪入体。

相较春夏季,秋冬季一向是较多人生病的时节,身边不少人都会互相提点小心着凉。寒气是冬天的主气,人体易受寒邪所伤,除了众所周知的感冒外,身体各处都有机会出现问题。

关节是其中一个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有机会造成痛症。

所谓「寒邪」,其实是怎样影响身体?

寒邪侵袭有两个主要特质,就是出现凝滞(即气血运行不佳)、收引(即筋脉收缩牵引)等情况,「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关节痛症、小腿抽筋等」。

中医常提及的阴阳平衡原来亦会受寒邪影响,「阴盛则寒,寒邪可伤阳气,令人体出现明显寒象,如手脚冰冷、畏寒。」寒邪若影响到脾胃更会导致肚泻、肚痛、呕吐等;伤及肺部则可能出现夜咳、痰状稀白等情况。

颈部:前颈受寒可导致哮喘、气管敏感等;后颈受寒则会出现头痛、颈肩痹痛等。

膝盖:有风险引起膝下肢疼痛、行走不利,女性亦可能加重痛经。

小腹:小腹受寒易导致肠胃不适,女性更可能因此而月经失调、难以受孕。

头部:头部受寒会引起头痛、头晕,更会损耗阳气。

足部:足部受寒会导致下肢冰冷,导致无法睡眠、精神状况欠佳等。

体质属「虚」的人士,包括阳虚、气虚、血虚、阴虚,都会有身体的营养物质如阳气、津液、血液等不足,无法温煦身体的情况,尤其四肢末端即手、脚最为明显,他们的身体亦会易受寒邪影响而出现不适。

另外,部分痰湿体质的人士本身较易出现气管敏感、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受寒邪的影响亦会相对严重;而老人、小孩身体较弱,同样是易受寒的一群,常见会出现呼吸系统毛病,当中老人则更应重点注意心脑血管问题。

要抵御寒邪,保暖功夫必不可少,但我们很多时只懂得多添衣物,其实除了外在保暖,靠饮食内在调和也很重要。

1. 温热性食物:肉类(包括牛肉、羊肉、鸡肉)、辛温类调味料(包括辣椒、玉桂粉、姜黄粉、生姜等)

2. 补血食物:红枣、桂圆、肝脏、蚝等

3. 补肾食物: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等

4. 健脾食物:山药、栗子、番薯等

饮酒后身体会感觉变热,令许多人相信酒能暖身,但此做法不可取,因酒精会令皮下微血管扩张,最初确会觉得身体变暖,但如果血管持续扩张,反而会把热能带到体表,继而散失,身体更容易失温,在较冷的环境下甚至有机会引发低温症,因此最多可小酌,不宜多饮。

1、生姜红糖茶

功效:姜有温胃、驱寒的功用,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性质温和,可促进消化、帮助消滞,亦适合冬天吃完大餐后饮用。

做法:生姜5-6片,红茶1包,适量红糖

把姜片及红茶包加入一半碗水,煮约10分钟,再加入红糖调味,即可饮用。

2、红枣桂圆茶

功效:桂圆、红枣补血,除了可改善气虚循环,手脚冰冷外,还有安神功用,有助睡眠,平时气血运行差的人士可一周饮用一至两次。

做法:桂圆8粒,红枣去核5粒,枸杞子15粒

把清洗好的材料加入约250ml热水,焖煮15分钟即可饮用。

不过以上饮食方法非所有人都适用,需因应身体情况判断,例如有喉咙痛、发烧等热症的人就不应再进补;肠胃不适者本身或因湿热而导致肚泻、胃胀,再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糖尿病患者需避免进食栗子、淮山等高淀粉质食物;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则不应吃太多肉类动物性脂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