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妆是契丹女子在冬天流行的一种奇特的美容护肤术,具体做法是:提取栝蒌这种藤生植物的汁液,一层层涂在脸上,使面部形成一种黄色的保护膜。辽国官员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告诉彭汝砺,这不是病,是辽国女人的美容护肤术,叫“佛妆”。

欢迎小朋友们查看雨欣聊白领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美容养颜是每个女人都喜欢做的事,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不同地域的女人,会根据本地气候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美容护肤。在辽宋时期,有一种奇特的美容护肤方法,为北方女子冬天专用,这种护肤方法还有一个好听的专有名词:佛妆。
关于佛妆的发现,还要从一个北宋特使说起。宋哲宗元祐六年,彭汝砺出使辽国。走在辽国的道路上,彭汝砺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女人们都是一幅黄色的容貌,和他在大宋领土上看到的水灵灵的美女相差甚远。不过,让彭汝砺不解的是,一两个女子这样也就罢了,怎么大多数女人都这样,看她们的样子,很像是受瘴气的影响,得了某种怪病。
好奇之下,彭汝砺问接待他的辽国官员。辽国官员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告诉彭汝砺,这不是病,是辽国女人的美容护肤术,叫“佛妆”。
佛妆是契丹女子在冬天流行的一种奇特的美容护肤术,具体做法是:提取栝蒌这种藤生植物的汁液,一层层涂在脸上,使面部形成一种黄色的保护膜。为了防止北方沙尘风雪对皮肤的伤害,涂抹期间不洗脸,只在原有的基础上叠加涂抹,直到春暖花开时才洗掉。
两宋间有一个叫庄绰的人,在他的《鸡肋篇》中也对佛妆有过记述:“冬月以括蒌涂面,谓之佛妆,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
栝蒌对皮肤护理有很好的效果,契丹女子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行运用。北方的冬天有些漫长,天天涂抹,也难怪彭汝砺看到的契丹女人是一副面黄的模样。不过,整个冬天不洗脸,听起来有点不好受。
这种美容护肤法为什么叫佛妆呢?南宋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中给出了解释:“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栝蒌汁液的颜色金黄,和寺院里佛像的颜色相同,而契丹族全民信佛,把自己的美容术和佛祖、佛教联系在一起,是契丹女子很高兴的事。
看惯了朱颜如玉的北宋出差官员彭汝砺,对契丹女子的这种奇怪现象也很惊讶,他专门写了一首诗:
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
华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夸是佛妆。
北方女子用佛妆这种特殊的方式美容,让来自南部地区的彭汝砺大开眼界。中国有句谚语叫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成就了不同的风俗,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