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時,有些人會非常驚訝:我身體一點異樣也沒有,怎麼就得了膽結石?!

其實,膽結石是一種常見又容易被忽視的膽道系統疾病,發病率在逐年升高。一般4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高,20%的80歲以上老人“中招”。

此外,女性患病概率比男性高,有統計顯示,中年婦女患膽結石的幾率是男性的2~4倍。

膽結石一般沒有任何症狀表現,80%難以被發現,需要照B超才能發現。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做膽結石喜歡的事,那你就很難趕跑它了,特別是不愛喫早餐的人。

爲什麼不喫早餐,容易患膽結石?

正常來說,一日至少喫三餐,但是不喫早餐的人,不在少數。一些年輕人、上班族爲了某些原因,如減肥、睡懶覺、上班遲到等,而選擇不喫早餐。

可能有人認爲,不喫早餐最多是傷胃,其實它也是導致膽結石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不喫早餐爲什麼會影響到膽結石呢?

當我們進食時,膽囊會參與消化活動:膽囊先收縮、排泄膽汁,再依次進入到膽總管、腸道中,充當協作的角色,幫助消化與吸收食物。

一旦膽汁在得不到排泄,長久下去,自然就會出現膽固醇這一類固體物質,即膽結石。

建議快快改掉這個壞習慣,早餐可是一天的力量源泉!提醒一下,早上6點~8點是喫早餐的合適時間~

膽結石還愛這5個壞習慣

除了經常不喫早餐會導致膽結石之外,還有其他壞習慣也會影響膽汁的分泌,在身體產生結石。

1、平時喝水少

水是幫助腎臟代謝的,如果這時身體內缺水,那腎臟的排尿功能會出現異常,身體內的代謝廢物難以排除,久而久之,便會堆積成爲結石。

注意,如果喝了含大量鈣、鎂離子的“硬”水,膽汁也會出現濃縮的情況,生成結石。每天保持喝6~8杯水,爲身體適當補充水分。

2、常喫高脂食物

膽結石是偏愛肥胖的人,特別是40歲以上的肥胖女性。據統計,體重超標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

若經常大魚大肉,攝入油膩、高脂的食物,過量的膽固醇就很容易在身體裏結晶,形成結石。

3、愛喫甜食

攝入太多的糖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出現激素失調的現象,容易導致肥胖,成爲膽結石的溫牀。曾有美國的科研人員發現,中年婦女喫甜食過多,會導致膽結石。

所以,甜食偶爾喫就好了,尤其是喜歡把蛋糕當作早餐,每天下午一杯奶茶、果汁的朋友!

4、素食達人

如果一個人每天只喫素食,其實是營養不足的。我們每天的膽汁分泌量在800~1000毫升之間,長期素食會減少膽汁的分泌、排泄,就會很容易沉澱形成膽結石。

葷素結合纔是攝取各種營養素的正確做法。

5、長期口服避孕藥

長期服用避孕藥,會使身體中的膽固醇、脂蛋白升高,而且這樣會使患上膽結石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倍。同時,女性體內的性激素對膽汁和膽囊的收縮功能起一定作用,可促進結石的形成。

有症狀的膽結石與這種病相似,別搞混!

膽結石一般是沒有明顯症狀的,但是也不排除有會出現有症狀的情況。那麼,膽結石會有哪些症狀呢?

▪ 噁心嘔吐感

▪ 厭惡油膩食物

▪ 可能會出現黃疸

▪ 右上腹脹痛,並放射到右肩、胸部

膽結石的這種疼痛,被稱作“膽絞痛”,通常是發生在飯後,還會伴隨着飽腹脹氣、噯氣、呃逆、口苦等。正因爲這樣的症狀,很多人容易將它誤診爲“胃病”。

疼痛感是很難區分膽結石和胃病的,不過,通過做B超檢查可以準確區分出它們,因爲B超能發現結石的大小、移動等情況。

讓身體動起來,幫助預防膽結石

想遠離膽結石,飲食調理固然重要,但是運動也不能忽視。做一做以下3種運動,既日常又簡單,重要的是對身體有益處,幫助預防膽結石。

1、每天20分鐘慢跑

跑步是一種有氧運動,能夠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每天至少堅持用20分鐘的時間來運動,注意補充水分,對預防膽結石有幫助。

慢跑前,先用3~5分鐘來熱身;飯後不宜馬上跑步,應在飯後2~3小時再開始。

2、飯後散步

散步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減少胃腸道的刺激,降低患膽結石的幾率。

此外,散步還能使人身心愉悅,每天利用飯後30分鐘走一走即可。

3、仰臥起坐,鍛鍊腹部

仰臥起坐是健身常見的運動,它能鍛鍊腹部肌肉力量,對減脂有一定效果。但是,有些人很容易做錯這個動作。

方法:

①平躺在墊子上,雙腿呈90度,最好不要把腿固定,否則容易借腿部來發力;

②雙手交叉置於腦後,用腹部發力坐起,坐起時呼氣,躺下時吸氣;

③注意,坐起時,身體和墊子呈45度即可。

最後,膽結石患者記得要按時喫飯,多喝水;堅持運動,保持體重;還要定期到醫院做檢查,觀察結石的變化程度!

來源:健康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