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瘋僧勘破兩相,遊坦之與令狐沖化解病患,鳩摩智的小無相功,以及掃地僧和方證大師的無爲和慈悲,除了明王,均是練成易筋經的基礎,故而一練即成。否則掃地僧如何練成易筋經,後來所說的武學障,顯然符合兩相中的我相和人相。

易筋經乃少林至寶,若潛心修煉,將其融會貫通,那麼在江湖上,必然有響噹噹的名號。縱使手持寶刀,身懷絕頂武功之人,亦恐難取勝,畢竟這套功法,實屬少林百餘年的沉澱。然而金庸筆下,六人練成易筋經,幾乎一練即成,爲何如此精深繁複的經書,到了這六人手中,卻變得不費吹灰之力。

既然易筋經源自少林,可見偌大的少林,定然不缺駕馭易筋經的人。少林有一個僧人,其師父苦練易筋經未成,且怒而坐化,這位瘋僧拿起經書,狂笑不止的練了起來,居然成爲一代高手。按理師父修爲更深,理應將其練成,而且瘋僧神志不清,但卻後來居上。歸根結底,勘破我相與人相,這是修煉易筋經的法門,倘若過於癡迷經書,往往會沉侵其中難以自拔。瘋僧無慾無求,既無貪念,也無急於求成,進而神功初成,這兩相意味一個人的修爲。恰巧瘋僧的易筋經,屬於無招、無式、無爲的境界,一旦至此,這套武功水到渠成,誰也無法阻撓。他的師父剛好相反,太過執迷武學,根本放不下負擔。試想一下,一個人日夕苦練,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但玄關未破,終日鬱鬱寡歡,如何能到達臻境,亦或頓悟其道。
瘋僧的修爲極高,在無爲中練成易筋經,說明其境之深,非常人能及。當然在少林中,還有一位隱世高手,掃地僧在藏經閣四十二年,對於這套易筋經,恐怕早已爛熟於心。當然原著中未曾點明,採用側面描寫,不過以細節分析,不難看出掃地僧早已練成。不然鳩摩智強練易筋經走火入魔,掃地僧居然一語道破,指出鳩摩智穴道病患,這令人百思不解。當初在場的有蕭遠山、慕容博、喬峯等人,均未發現鳩摩智偷練易筋經,只有掃地僧而已。他博覽羣書,關於藏經閣中的一切,都難逃他的法眼,既然對經書瞭如指掌,那麼通過不斷研讀,勢必收穫頗豐。否則掃地僧如何練成易筋經,後來所說的武學障,顯然符合兩相中的我相和人相。換言之,掃地僧將其練成,主要以經書鋪路,以藏經閣中的經書,輔助易筋經中的難點,進而精確每一個穴道。

不過掃地僧的身份成謎,出家之前,到底是何門派,誰也猜不到,也沒有答案。但我認爲,這必然與修煉易筋經緊密相連,否則這套晦澀難懂的易筋經,到了掃地僧的手中,竟然有如此威力。而且原著中,還有一點,也頗有爭議,掃地僧將蕭遠山和慕容博打死,在進行療傷,所用的絕學,或許就是易筋經。如果沒有經書,以及與靈字輩的高僧論武,恐怕一時間,這經書中的奧妙,掃地僧未必能盡數領悟。如果比拼強弱,竊以爲掃地僧的易筋經,配合諸多絕學,要優勝於瘋僧。不過遊坦之和令狐沖的易筋經,與前兩位大不相同,首先均是爲了保命,此乃相同之處。遊坦之身中劇毒,而令狐沖被體內數道異種真氣,折磨得死去活來,欲要活命,只能照着經書中的心法修煉。

遊坦之無意練成,這得益於阿紫的相助,且他的易筋經,似乎與瘋僧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以解毒爲主,若非如此,必然命喪黃泉,加之天山冰蠶毒性強烈,促使遊坦之練成。令狐沖亦是如此,當風清揚所傳心法來練,這與遊坦之是同一條路。假設二人貪慾極強,欲以此稱霸武林,那麼這套易筋經,定然不受驅使,即便勤練不輟,也難以得償所願。令狐沖屬於氣宗中人,易筋經又何嘗不是練氣,只不過這套練氣功夫,太過精深奧妙罷了。其實天龍中的阿紫,也練過易筋經,但未練成全部,只能強身健體而已。

至於鳩摩智和少林方證,前者利用小無相功,暗中催動易筋經,看似威力無窮,實則傷人先傷己。道家的武功與易筋經結合,鳩摩智的確有過人之處,亦屬練武奇才。但歸根結底,終究是表面功夫,只能哄騙普通高手,一旦遇到掃地僧,就已原形畢露。然而方證大師,將之練成,其境界之深,足以匹敵掃地僧,且在“有爲”中尋求無爲,這是更高超的境界,意味方證不但修爲了得,其胸懷寬廣,令人佩服不已。嵩山左冷禪虎視眈眈,魔教中又有東方不敗,方證大師捍衛正派榮耀,這豈能不是有爲。但仍然神功大成,表明一顆仁慈之心,他與掃地僧相比,未能飽讀經書,可仍絲毫不遜。甚至與任我行交手,都能利用易筋經壓制,配合掌法更是所向披靡。瘋僧勘破兩相,遊坦之與令狐沖化解病患,鳩摩智的小無相功,以及掃地僧和方證大師的無爲和慈悲,除了明王,均是練成易筋經的基礎,故而一練即成。只不過鳩摩智投機取巧,但另闢蹊徑,逐漸走上岔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