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一批之前与人民为敌与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名将成为阶下囚,比如赫赫有名的杜聿明啊,王耀武呀,陈长捷呀,还有大特务沈醉等等。经过深刻的改造,到1959年,第一批战犯被特赦。

那么,有个问题,这些战犯被特赦之后,干什么呢?虽然他们曾经是罪人,但是现在他们是中国公民。共产党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找份工作,有口饭吃。他们过去的职业是打仗,最擅长的是战争,可是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了,当然不可能再让他们去带兵。

那么,放之社会,弃之人间,不管不问吗?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于百忙之中特意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听取他们个人的意见。杜聿明说他想当木匠,修修花草树木。邱行湘说他力气大,可以去当搬运工。等等。

听完他们的意见,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意见都很好,但是我有个更切合实际的想法,你们都是历史的亲身见证者,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作为珍贵的资料,留给人民和后世。

为此,周总理考虑,在全国政协和各省市政协下面增设一个文史资料研究会,成立文史专员办公室,这些被特赦的战犯都可以去当这个专员,好好记录历史。当然了,他们的身份都是国家干部。

(右三是杜聿明,左一是宋希濂,左二是候镜如)

作为当年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如今共和国的总理,周总理对这些黄埔生占大多数的战犯们可谓是关怀备至,殷殷爱护。说到做到,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周总理的设想就实现了。

比如说,邱行湘当了江苏省政协文史专员,陈长捷当了上海市政协文史专员,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和沈醉等人都当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如此一来,他们不但有了体面的工作,还能为历史为人民留下珍贵的史料。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宋希濂、杜聿明和溥仪在在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

到达新岗位后,他们很快适应了角色,进入工作状态。昔日耍枪杆子的将军们,耍起笔杆子来也是有声有色。成绩最突出的是杜聿明。本来,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所以文史专员实行弹性工作制,不必每天上班,只要开会的时候到就行。

杜聿明却坚持每天必到,奋笔疾书。他的《蒋介石解决龙云的经过》很快刊登在《文史资料选辑》第二期。在这篇鸿篇巨制中,杜聿明说,蒋介石经过这次事件控制了云南之后,表面上扩大了地盘,增强了实力,孰不料却为以后卢汉在云南通电起义埋下了伏笔。

也就说,蒋介石得意一时,却遗恨千古。很快,杜聿明又写出了《辽沈战役概述》等珍贵的历史文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