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末,筆者應美國Plug & Play公司邀請,前往硅谷參加了其秋季峯會,並拜訪了斯坦福大學等高校有關負責人,考察創新創業教育經驗成果和實踐方案,尋求中美兩國師生開展創新創業交流的合作機會。伴隨着這些頂級創業公司的成長,賽義德也因爲投資早期的谷歌、PayPal等公司獲得了幾百倍的回報,長期浸淫在硅谷創業文化中的他也正式進入孵化器和創投領域,而Plug & Play的商業模式也是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來的。

陳 姚 (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 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

斯坦福工程學院的實驗室

會場外的牆上貼滿了Plug & Play公司的合作企業

斯坦福大學學生的創意產品 圖片由作者提供

10月末,筆者應美國Plug & Play公司邀請,前往硅谷參加了其秋季峯會,並拜訪了斯坦福大學等高校有關負責人,考察創新創業教育經驗成果和實踐方案,尋求中美兩國師生開展創新創業交流的合作機會。

Plug & Play公司的創業史

10月22日,Plug & Play2019年秋季峯會在其總部所在地、舊金山大區的小城桑尼維爾市舉行。說是全球峯會,連續三天的會議實際上是由不同主題的創業公司路演所組成的,每半天一到兩個主題。這些創業公司大多參加了硅谷總部三個月高大上的集中訓練,在臺上顯得有備而來。臺下參會並不是我們在國內路演中見到的風險投資機構,而是Plug & Play來自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合作伙伴。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不論是從辦公場地規模,還是創業公司數量來說,Plug & Play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公司,累計孵化、投資超過2000家初創企業。

Plug & Play公司的創業故事也可算是一個硅谷的傳奇。創始人賽義德·阿米迪是伊朗伊斯蘭革命後滯留美國的伊朗學生。其家族後來移民到美國之後,最早做的是波斯掛毯和桶裝水生意,後來進入硅谷的房地產市場,成爲了安卓前身DANGER、谷歌、PayPal等公司的房東。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谷歌最早期的一張公司合影,就是在賽義德的樓下拍的,當時的谷歌公司還只有二十幾個人。谷歌直到超過五十人的時候才搬出了賽義德的辦公室。伴隨着這些頂級創業公司的成長,賽義德也因爲投資早期的谷歌、PayPal等公司獲得了幾百倍的回報,長期浸淫在硅谷創業文化中的他也正式進入孵化器和創投領域,而Plug & Play的商業模式也是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來的。

筆者對這一模式的總結,主要是通過舉辦行業間活動、創業團隊培訓、創業夏令營等形式幫助創業團隊建立公司,通過導師指導、搭建業界人脈幫助創業團隊迅速成長,併爲其對接大企業資源,扶持創新企業最終走向成功。

Plug & Play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能夠迅速提升中小型創業公司運營管理能力;另一個則是能夠服務足夠多的大型企業會員(特別是世界五百強),充分對接大企業的創新需求。其收入來源除了創投之外,還來自於對大企業的服務費收入。

目前,Plug & Play公司的硅谷總部每年入駐350多家創業公司,創業公司獲得超過200筆的早期項目投資,組織超過100場的項目投融資路演。

Plug & Play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重慶等地設有孵化加速器辦公室,並已累計投資孵化超過50餘家中國創業企業。依託與斯坦福等高校長期的合作經驗,Plug & Play在中國推動了高校國際創新項目。項目也是鏈接高校與全球資源,與合作高校共建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孵化加速、項目投資和科研成功轉化爲一體化的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平臺,目前已經與國內30多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

在硅谷我們還訪問了在創業教育領域獨樹一幟期間的斯坦福大學。斯坦福與硅谷之間相互成就的特殊關係早已爲人稱道,而本次訪問的重點則是斯坦福專業發展中心(SCPD)。SCPD隸屬於斯坦福大學教務處,是斯坦福大學負責全球教學、培訓、資源合作的專門機構,其以多樣的在線課程形式爲身處各地的學員們提供了靈活和便利的學習體驗,使所有學習者都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目前SCPD已在中國落地了面向創新創業教師的在線培訓項目,幫助老師使用斯坦福核心的設計思維改造創新和創業教學。

在斯坦福大學,通過和學校教學管理層、教師的深入交流,我們體會了斯坦福大學將“設計思維”真正全面融入了所有專業的課程教學。SCPD開放的在線培訓課程,其創新課程部分,從該校幾乎所有專業選拔教師來講授相關章節,且他們講的這種創新緊密結合了以客戶爲中心、以需求爲導向,也就是用設計思維的理念打破學科慣性,而非站在學科本位的角度爲創新而創新;創業課堂上,斯坦福教師則更多結合自己創業的經歷來講創業,同時特別強調案例教學,實踐性高、針對性強,也因此區別於哈佛大學偏重理論的創業教育體系,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

開放的實驗室

訪問期間,代表團還參觀了斯坦福工程學院。工程學院直接在其地下室複製了一個當年惠普創始人白手起家時的車庫,裏面是開放空間隨時歡迎學生,重溫硅谷誕生的故事和前輩的創業精神。

除了工程學院的專業實驗室等“高大上”的實驗室之外,我們在斯坦福校內隨處可見的是提供給學生的開放性實驗室。實驗室裝修簡單、基本類似於硅谷很多創業公司誕生的“車庫”,但配備了基本的繪圖設備、手工車牀、示波器、3D打印機、激光蝕刻機等工程設備,且完全免費、24小時開放。學生可以隨時將自己的創意靈感和想法轉化爲實物。實物即使不一定是產品的,也可以至少是一個創意原型,開放性的設計和管理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中美創業比較

此行之中,團員都有這樣的感受,好像美國的創業服務機構並不是特別在乎何時能夠退出、利潤多少倍之類的問題。換句話說,比起能夠分到多少果子,他們更在乎的是整個生態系統是否能夠閉環,以及如何和大企業夥伴一起來助力創業者快速成長,也就是能種出多少大樹,並讓這些樹能夠健康成長。像Plug & Play做的,其實遠沒有國內創投那麼複雜的資本運作,主要就是發現大型企業在行業前沿遇到哪些難題,可以由創業團隊來完成;有哪些新的技術產品,可以推薦給大企業,讓他們通過購買服務、技術轉讓、股權參與、併購、招募等各種雙方滿意的形式參與到創業公司的運營中。

同樣的,我還感覺這裏的創業者很放鬆。這種“放鬆”,不是說沒有拼搏精神,而是感覺他們在面對市場、面對投資人的時候精神狀態很自然,絲毫沒有對資本如飢似渴、頂禮膜拜的感覺。他們好像沒有資本的參與也要去發展,創業就是一種人生選擇,特別樂在其中。我覺得這樣的創業人生纔是一種自然的理想狀態,同時又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直接的行業互動和指導,創業者不是盲目地追求風口或者拍腦袋創業。這種創業者不着急、投資人也不着急的“慢創業”狀態,反而避免了很多因爲模式不合理、技術不成熟,但又在資本因素的拔苗助長下,越跑越偏、加速悲劇的創業失敗的發生。這點確實值得國內的投資人和創業者學習。

近年來隨着雙創熱潮的湧動,關於學習借鑑美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驗的推介和研究都不少,但筆者認爲還是缺乏從生態視角整體考量和把握創新創業產出的研究。有一些研究確實切入了生態系統,但是還是過於靜態地去描述生態系統各相關主體,對主體之間互動性的輸入輸出還是挖掘得不夠深入,特別是對世界五百強企業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像Plug & Play、YC Combinator這樣的創業服務中介組織和創新的源頭高校的重要地位,都有待深入挖掘。

國內的企業實踐方面,我們更多地看到大家喜歡第一時間跟隨和模仿美國創業公司的最新成果,但很少深入挖掘其創業生態,思考如何能夠持續地生成這些創新創業的果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