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西南房企中迪投資發佈公告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擬涉足醫療健康領域。

公告稱,爲提高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推進公司轉型發展,中迪投資與山東育達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育達健康”)四名股東北京恆泰匯金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北京時診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濟寧育達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簽訂《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約定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前述股東合計持有的育達健康100%的股權,本次收購不構成關聯交易。

根據初步研究測算,本次交易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消息一出,原本受地產業績拖累,近年來股價一直低迷的中迪投資,當日股價一字漲停,報收4.84元。

公開資料顯示,育達健康成立於2018年10月9日,註冊地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其經營範圍涵蓋健康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還涉及健康諮詢、醫療器械的生產、銷售及安裝等。

中迪投資表示,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將有利於促進公司業務轉型發展,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實力,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一名平安證券資深分析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隨着近年來地產行業遇冷,不少房企都開始謀求多元化轉型,但不少大房企均從地產相關業務着手,例如物業、商管、裝飾等板塊,而中迪投資這類地方性小型上市房企,由於自身項目少、佈局範圍小等原因,轉型力度普遍偏大。這類企業更多地瞄準高科技產業、醫療健康等熱門板塊,以此來“拼一把”,從這方面來講,反而是這些中小型房企轉型的優勢。例如,魯商發展前不久就曾藉助玻尿酸概念獲得過6連板。

不過,上述分析師同樣提醒道,目前,中迪投資併購育達健康一案尚不明朗,無論標的經營資質、收購價格,還是具體的重組方案都未披露,因此投資仍需謹慎。

發跡於四川成都的中迪投資,原本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近年經產業結構調整後,公司業務逐漸形成以房地產綜合開發爲主,同時向現代快餐連鎖經營方向發展的主營業務體系。

不過,涉足地產業務的十餘年間,中迪投資的資產規模雖然有所擴大,從2006年的6.94億元擴大到今年三季度末的37.08億元,但經營業績卻不甚理想,營收不僅增長緩慢,且常常不足億元,勉力維持盈利狀態。

2018年,由於營收結轉多來源於前兩年地產行業“黃金年代”的銷售業績,多數房企的業績突飛猛進。然而,中迪投資卻迎來了地產項目結轉的“空窗期”,當年僅實現營收0.29億元,各項費用卻未見削減,導致淨利潤直接虧損0.6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19年,這一情況非但未見好轉跡象,反而愈加嚴重。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迪投資的營收僅爲0.22億元,淨利潤虧損達到0.8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122%。

中迪投資表示,淨利潤虧損主要由於處於開發期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較多導致營銷費用大增,以及各項借款導致財務費用大增。《國際金融報》記者查閱半年報發現,截至上半年,中迪投資在建項目僅有位於重慶市的“兩江·中迪廣場”及位於四川省達州市的“中迪·綏定府”、“中迪·花熙樾”三個項目,與往期相比並無較大區別。

伴隨着中迪投資地產主業的經營不佳,其股價也一跌再跌。Wind數據顯示,中迪投資的股價在其涉足地產業務後不久迅速攀升,至2008年初到達頂點38元。此後,隨着經營業績的惡化,其股價表現也每況愈下,特別是2018年出現虧損後,更是跌落谷底,即便有資產重組帶來的一個漲停板拉昇,股價也僅有4.84元,相比於10年前的高點跌幅達87.3%。

上述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中迪投資投身房地產行業多年,在前幾年市場大環境頗佳的時間內,經營業績卻不增反降,確有些出人意料。特別是近兩年內,中迪投資接連虧損,倘若再不設法擺脫這一經營困境,企業恐有“帶帽”甚至退市風險。因此,中迪投資的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記者 張志峯

編輯 沈玉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