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 “孩子沒禮貌,見到人都不知道問好,怎麼能讓他改掉這個毛病?” “孩子不安穩很調皮,連走路都是跳來跳去的,該怎麼辦?” “孩子腦子很聰明,就是馬馬虎虎不細心,該怎麼改正呢?” 沒禮貌,很調皮,馬虎大意……我們常常試圖用幾個詞語去完整的描述一個人,用幾個標籤就想要概括他人的全部。可是,作爲爸爸媽媽,你們知道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嗎? 給孩子貼標籤會有什麼影響? 我曾經讀過克里斯蒂安米勒教授所著的《品格的鴻溝》,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理論,這個理論是說,如果你想讓一個常常說謊的人變得誠實,如果你想讓一個自卑的人變得自信,就給他們貼上“誠實”或“自信”的標籤,那麼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會努力活動成爲標籤所描述的樣子。 可是,如果說當時給的是愛說謊、內向的標籤,相信那些人一樣跟着標籤走。這就是“標籤”的力量。它能在不經意間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它會讓人不自覺地朝着“標籤”的方向去進化。如果標籤是積極向上的,那麼這個人也將會變得積極向上,可如果標籤是低沉消極的,被貼了標籤的人也會在不經意間向着消極的方向改變。那麼我們該怎樣正確的教育孩子呢?聰明的家長,都會通過“翁格瑪麗”效應來教育孩子。 什麼是“翁格瑪麗”效應? “翁格瑪麗”效應是一個心理學術語。話說有一個名叫翁格瑪麗的女孩,她本身長相普通,但是她的家長和朋友們經常給予她鼓勵和信心,經常對她說“你真美”。由此,這個女孩在大家的鼓勵下漸漸有了信心,在每天出門時,對着鏡子裏的自己鄭重的說一句“你今天真的很美”,漸漸的,奇蹟般地是女孩竟然真的越來越漂亮了。 由此“翁格瑪麗”效應就被應用與心理學,而它的含義是,對受教育者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經常對他們進行表揚和嘉獎,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這種積極的環境下,受教育者會不斷地進步,以更好地面對生活和工作。所以在對孩子教育過程中,如果我們能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標籤,孩子也會朝着這個積極的方向成長。
“貼對標籤”孩子更上一樓,“貼錯標籤”扯孩子後腿 1 、標籤的力量足以改變孩子的命運 所謂貼標籤,其實就是一種長期給予孩子的心理暗示。通過“翁格瑪麗”效應我們瞭解到,心理暗示對於一個人的性格發展是十分關鍵的,是否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會直接決定孩子將來是否會擁有積極的性格。一個好的品格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而對於孩子來說,將來能否能好的發展,很的程度上決定於自己被貼的標籤是什麼。 2 、父母給的標籤,影響更大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然而有時候給孩子貼上標籤的恰恰就是孩子的父母。雖然大多數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只是發現了孩子存在的問題,想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然而,即使是以愛的名義貼上的標籤,也並不能改變標籤的消極影響,給孩子帶來不可估量的消極影響。
3 、標籤與行爲相互影響,彼此促進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給膽小的人貼上勇敢的標籤,那他會漸漸的做出一些勇敢的行爲。給一個內向的人貼上開朗的標籤,那他漸漸也會變得開朗起來。這表明,當一個人被貼上某種標籤後,他會無意識的去嘗試一些與標籤相符的行爲。而這種潛意識正是由標籤被激發出來的。心理學家認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標籤效應”,是因爲標籤具有一定的嚮導性,無論這個標籤是好是壞,標籤總會引導着被貼上標籤的人朝着那一個方向去改變。 4 、適當給孩子一些標籤,不要隨意給標籤 雖然標籤看起來對孩子影響很大、很可怕,但是因爲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而標籤的存在也是這樣的。只要我們做到正確適度的給孩子貼一點標籤,還是能對孩子的性格發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的。假如在孩子考試取得優異成績時,我們適當地給予孩子一些鼓勵的話語,會促進他的學習熱情。當孩子主動承擔了家務時,我們給予孩子肯定的表揚,那他以後還會繼續做那些他曾經收到過表揚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故意要給孩子貼標籤,而是說話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做了這件事。 如何改善我們的“有口無心”? 1、肯定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是有尊嚴的 總有人覺得“孩子們什麼都不懂”。其實恰恰相反,孩子們是敏感的。他們甚至可以揣摩出某些並不明白的詞語的含義。 2、三思而後行 思考幾秒鐘再開口。有時孩子做錯了事,家長脾氣上來了會先對孩子進行指責,很容易發生“口不擇言”。不妨每次開口前先冷靜幾秒鐘,組織一下語言。不要輕易對孩子加以評價,因爲我們要知道對孩子來說,任何評價都不是小事。如果孩子做得不對,我們可以認真討論、剖析,提出忠告,但不能粗暴指責。
3、陪孩子一起改掉消極的標籤 如果我們還是不小心給孩子貼了消極的標籤時,應該及時想孩子道歉並且改正自己的錯誤,要向孩子解釋清楚爸爸媽媽這樣說並不意味着你就是這樣的人,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努力,我們相信你一定可以改正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純淨的白紙,父母和社會在上面怎麼下筆,孩子就會是什麼色彩。只有單一色彩的孩子是成爲不了一幅畫的。只有五彩斑斕的孩子纔可能有更多的未來。希望讀過篇文章後家長能不要再給孩子貼標籤了,也能在孩子被貼上標籤之後,幫助孩子把標籤撕掉,讓孩子的未來更加的絢麗多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