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张雪松和合作社社员的坚守下,任隆坝粉条的市场一点点扩大了,薯兴合作社从市级示范合作社一步步走向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8年,“薯兴”牌任隆坝粉条第一次走进西部农交会,站上了更大的平台,今年更是获得了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相信蓬溪粉条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日前,蓬溪粉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正式公告。当产品贴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意味着产品与特定地理和人文因素联系起来,将是该产品质量与品质的有力证明。

蓬溪粉条究竟有何魅力,能获得这样的成绩?

家家户户做粉条

曾有辉煌的“黄金时代”

遂宁市蓬溪县任隆镇,素有“粉条之乡”的美誉,这里的纯手工粉条深受消费者青睐,柔韧筋道、光泽透明、口感爽利是任隆手工粉条最大的特色。 任隆坝粉条的历史要追溯到30多年前,那是遂宁人记忆中的“黄金时代”。

“春种红薯秋打粉,寒冬腊月下粉条”,这句俗语流传在任隆镇乃至遂宁的大家小巷,说的就是任隆粉条。在当地,老百姓都熟知粉条制作手艺。

家住任隆镇寨子坝村村头的雷新文就是一名做粉条的纯手艺人。“我1988年去外地工作。临行之前,我看到任隆片区半公里路都是卖粉条的人,全省各个地方都到任隆来进购粉条,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每天都有一二十吨粉条被大货车拉走。”雷新文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那时,粉条不愁销,生产加工粉条的作坊自然很多,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

对家乡粉条充满感情的还有邻村安子沟村的村民张雪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任隆镇街上几乎每家门前都晒着手工粉条,来买的人络绎不绝。”回忆起30年前任隆坝粉条的”黄金时代”,张雪松眼神里满是怀念。

重拾传统手艺

和机器粉条抢市场

当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外出打工之路,渐渐地,街上晒粉条的人家少了。

眼看曾经被广泛认可的土牌子越来越暗淡,甚至面临“消亡”,张雪松很是心痛。虽然粉条只是餐桌上一个小小的点缀,但市场需求量并不小,他对“任隆坝粉条”的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这个牌子本身有一定价值,只是需要重新整合,进行统一、专业、规模化的发展,不仅能让任隆坝粉条传承下去,或许还能带来更大效益。”2009年,张雪松联合6户手艺好的村民搞起合作社,起名“蓬溪县薯兴红苕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刚起步那几年,正是现代农业“破土而出”之时,越来越多的机器粉条涌入市场,和手工粉条“争抢”市场份额。

眼看没办法压缩成本和机器粉条打“价格战”,薯兴红苕专合社决定专注于提升粉条品质,打开市场销路。2013年,张雪松成立了蓬溪县松艺薯业有限公司,组建了专业销售团队跑市场。

合作社还建起了两个冻库,同时找来农业大学专家进行工艺革新,建设化验室,不定期对粉条进行抽检,保证粉条品质。在张雪松和合作社社员的坚守下,任隆坝粉条的市场一点点扩大了,薯兴合作社从市级示范合作社一步步走向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2017年,薯兴合作社加入了“遂宁鲜”,成为遂宁区域品牌。2018年,“薯兴”牌任隆坝粉条第一次走进西部农交会,站上了更大的平台,今年更是获得了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相信蓬溪粉条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