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蘇銘

專 業:英語

指導教師:李陽

影片名稱:《橫空出世》

人活着,其實是需要精神支柱的

上週三我們組織觀看了電影《橫空出世》。看完後我不禁思考,那一輩的革命先驅是以何等的毅力忍受着極端環境,在那樣的條件下去摸索、製造原子彈。我想這或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驅使着他們前行。

關於理想,應該說,這是一部純理想主義電影,無處不在的彰顯着理想主義的光輝。我們常說今天的世界,是一個缺失了理想的世界。人們都在爲這物質化的生活而不擇手段的努力探尋。但是,當我們重新審視當年這場爲了實現民族理想和個人理想的大博弈中,多少人獻出了他們最寶貴的精力和青春年華,甚至是生命。你說他們後悔嗎?不,爲了理想而奮鬥的生活,無論這個理想或是大到要造原子彈,還是小到每個人的愛情、家庭,只要是爲了理想而矢志不渝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是無怨無悔的生活。爲了心中的理想或目標而奮鬥的人,內心一定有一個精神支柱在支撐着他們砥礪前行。

關於堅持,當我們做事情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更是常抱怨爲什麼工作那麼瑣碎,爲什麼別人不理解我們,爲什麼想做成一件事情會那麼難?我們再難,會難過當年我們前輩們一窮二白的造原子彈嗎?在靶場神仙會那場戲中,高明瀟灑的託着步槍連開數槍,然後喝問道,“現在多少環了?”“報告首長,596環!”“好,596,59年6月,蘇聯人走了,我們自己幹!我們的原子彈工程代號就叫596!”快意恩愁,乾脆果斷,英姿颯爽,正氣凜然!家國一理,當我們遇到困難,遇到挫折,遇到迷茫的時候,堅持自己的理想,咬着牙堅持,不後退一步,不放棄每一個人。原子彈都能造的出來,我們在生活學習中的困難還不能解決?我以前閱讀過一篇文章,名叫“人生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故事”。它對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最終我們所曾經付出過或者做過的事情,總會以某種形式在人生中呈現出來。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能着急,更不能放棄,要跟隨生命自己的節奏,一步步堅持着向前邁進。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而不知所措時,我的腦海裏總會浮現出前輩們的事蹟,而且反問自己:有什麼大不了的?

關於精神,在今天言畢是房子車子的時代,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還是要靠精神來支撐的。我們作爲學生看似一無所有,但我們擁有着最重要的資源,那就我們自己的民族精神。當我們被美國恐嚇時,我們不屈服。當蘇聯人撤走時,拋棄我們時,我們不屈服。當我們跋涉在千里沙海萬里戈壁灘時,我們不屈服。當我們被斷糧斷水、忍飢挨餓時,我們不屈服。當我們被誤解被委屈,甚至是被排斥時,我們仍然不會向他們屈服!精神,是從臥薪嚐膽到三千越甲可吞吳;是從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是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瀚海爲鐔,天山爲鍔,一掃風塵,永清沙漠;是一息尚存之後的重新崛起;是韜光養晦之後的揮戈一擊!這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

那個艱苦的年代離我們這一代太遙遠,遠到我們慢慢地淡忘了前輩們的不易,但是它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卻值得我們一直地追隨,值得我們一直地效仿!今天的我們,在面對渴望突破現狀卻又一籌莫展時,不妨想一想是什麼在驅使我們前行?學生把學習成績當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努力學習從而得到讚美;家長把孩子當成精神支柱,努力工作掙錢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每個人都想成爲心中的那個英雄,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但在這條道路上,比起望不到盡頭的終點,你是否更願意看見一個又一個的提示着你前進的小路標呢?

人活着,是需要精神支撐的!

圖文排版 / 廖伶俐

責任校對 /李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