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保的粉絲中 70% 以上都是女性,其中很多是全職媽媽。每次看到這樣的留言,總讓人感到一絲心酸:

寶寶睡着了纔有空來請教,家裏就老公一個人上班,每月拿八千多,這種情況怎麼買保險呢?在家帶娃意外險能不買嗎…

這是一封凌晨 1 點多鐘的留言,卻是很多全職媽媽們的日常。那麼針對全職媽媽的特點,應該如何配置保障方案呢?

深藍君今天就來重點談談全職媽媽買保險的問題,主要內容如下:

1)全職媽媽買保險,有哪些限制?

2)兩份保險方案分析,哪個才合適?

3)我對全職媽媽角色的一些思考

一、全職媽媽投保,限制真不少

很多國人傳統觀念裏,家裏誰賺得多誰就是老大。大家對全職媽媽的印象無非就是做做飯、遛遛娃,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活。

相比普通職場工作,深藍君一直認爲,全職媽媽不止需要默默付出,還需要足夠的耐心,想做好實在不容易。

然而,保險公司也有不同的看法,全職媽媽在買保險的過程中,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投保困境 1:沒有穩定收入

我們知道保險公司在審覈投保資格時,不僅看身體健康情況,也會對其他情況進行審覈,比如:

年齡

健康狀況

職業

地域

財務狀況

全職媽媽最大投保障礙就是:無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等公開性收入。具體表現在:

作爲投保人:無收入代表有交不起保費的風險,尤其對一些交費幾十年的重疾和壽險;

作爲被保人:給沒有收入的人買壽險、意外險時,保險公司要考慮到道德風險。畢竟爲了騙保而殘害至親的情況偶有發生。

投保困境 2:保額存在限制

深藍君多方電話諮詢到,由於沒有收入,線下很多保險公司會對全職媽媽的保額進行限制,有的公司也會對家庭財務狀況做調查。

同時深藍君也整理了部分線上產品的投保規則,下面以深圳 30 歲全職媽媽爲例:

如圖,相比線下投保,互聯網投保對全職媽媽來說普遍容易得多:

重疾險:線上重疾險對全職媽媽無額外限制,投保 50 萬重疾是沒問題的;

壽險:部分定期壽險會有額度限制,但很多也能做到 100 萬、200 萬甚至更高保額;

意外險:爲避免道德風險,很多高額意外都對主婦都有嚴格限制,100萬以上很少見;

醫療險:醫療風險並不會因身份地位有太大區別,全職媽媽符合健康告知就可投保。

瞭解了全職媽媽的投保限制後,接下來我們通過兩個方案來看看全職媽媽家庭如何配置保險。

二、年薪10萬家庭,如何買保險?

即便都是全職媽媽家庭,其實每家的實際情況又都不一樣,收入、開銷、家庭結構都有很大差異,買保險一定要適合纔好,不能盲目跟風。

我們先來看看,年收入 10 萬的全職媽媽家庭應該怎麼配置保險?

A 太太和先生今年都是 30 歲,生活在某二線城市。先生從事傳統行業,因父母年邁,A 太太只能在家全職帶孩子。

家庭財務狀況:

A 太太暫無收入,一家人經濟來源是靠先生每年 10 萬收入。好在房子買的早,先生的住房公積金就能抵扣房貸。

家庭風險分析:

A 先生 1 個人養 3 個,萬一出現大病或意外,整個家庭就無以爲繼,毫無疑問要優先保障。

A 太太暫離職場,但保障不容忽視,建議儘量做高保額,待上班後再進一步配置。

A 太太個人訴求:

目前經濟壓力雖然不大,但 A 太太想把更多錢投入在孩子教育上,想盡可能壓縮預算做高保額。

根據如上投保思路,我們設計瞭如下方案:

整個家庭年保費不到 1 萬,就可獲得如下保障:

A 夫婦:

重疾賠付:50 萬(先生至70歲,太太至 60 歲)

疾病身故:100 萬(保 20 年)

意外身故:100 萬 + 100 萬 = 200 萬

住院報銷:200 萬(重疾 400 萬)

小孩:

重疾賠付:60 萬(至 30 歲)

意外傷殘身故:20 萬

住院報銷:200 萬(重疾 400 萬)

通過上述方案:夫妻雙方獲得了 50 萬重疾,先生保到 70 歲,A 太太由於過幾年重返職場,採取了保到 60 歲的產品,性價比非常高。

同時這對夫妻均不抽菸,所以配置了對非吸菸人士十分優惠的定期壽險,100 萬額度兩人保費僅 1800 元。

另外全家都有醫保,因此配置了 200 萬住院醫療,保證 6 年續保,解決了大額醫療費用開支。

整個家庭保障中 A 先生保費佔 60%,作爲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這個比例很合理。後續太太上班或收入增加再考慮加保方案。保險本來就是逐漸配置的過程,追求一步到位是不現實的。

三、年薪50萬家庭,如何買保險?

下面一起分析下第二個家庭的情況,看看年收入50萬的全職媽媽家庭應該如何買保險?

Z 太太和先生今年也是 30 歲,生活在某一線城市,先生從事互聯網行業,因寶寶體質較弱,Z 太太選擇親力親爲在家帶娃。

家庭財務狀況:

Z 先生每年有 50 萬收入,在同學中已經算佼佼者了。但在扣除了房貸、車貸、日常開支、父母贍養等固定花銷後,每年結餘不足 20 萬。

家庭風險分析:

與所有的單收入家庭一樣,Z 先生一人承擔了家庭經濟重擔,一旦出現問題,還有 200 多萬房貸未還清,房子可能會被銀行收回,子女和老人的贍養也將被迫中斷。

Z 太太個人訴求:

Z 太太打算孩子上幼兒園後換個大一點的房子,希望方案以經濟適用爲主,力求少投入高保額。

根據如上思路,我們設計了 Z 家庭保障方案:

家庭年保費 2 萬出頭,可以獲得的保障如下:

Z 先生:

重疾賠付:100 萬(50萬保終身,50萬到70歲)

疾病身故:250 萬(保 20 年)

意外身故:250 萬 + 200 萬 = 450 萬

Z 太太:

重疾賠付:100 萬(50萬保到60歲,50萬到70歲)

疾病身故:150 萬(保 20 年)

意外身故:150 萬 + 100 萬 + 50 萬 = 300 萬

小孩:

重疾賠付:90 萬(60萬保至30歲,30萬至70歲)

意外身故:20 萬

三人住院報銷均:200 萬(重疾 400 萬)

通過以上方案,Z 先生夫婦都獲得了 100 萬重疾,200 萬住院醫療。

在未來幾十年如果不幸患大病,就可用醫療險來應對醫療費用,而一次性 100 萬的重疾賠付則用來彌補生病期間的療養費用、家庭開支等。

同時考慮到 Z 家庭在一線城市有 200 多萬的房子,因此配備了 250 萬高額的定期壽險,用來應對 Z 先生突然離開的風險。

對小孩而言,重疾保障 90 萬,其中 30 萬額度產品加了 Z 先生的投保人豁免,一旦大人出問題,小孩子的保費就不用交了。

由於 0 歲兒童意外風險相對沒那麼高,暫時只配置了 20 萬意外,如果覺得不夠可以考慮加保。

深藍君這裏僅僅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不要過分在意裏面的產品細節,更加關注投保思路,產品是會變的,但是思路不會變。

如果你想測算自己的實際保費,可以在我們的菜單欄“ 保險嚴選 ”裏面找到大部分的產品。

四、關於全職媽媽的三個誤區

關於全職媽媽的保險規劃,其實深藍君瞭解到還存在幾個誤區,個人總結如下:

1、全職媽媽,不用交社保?

很多女性在離職後,社保就是比較大的麻煩,深藍君曾多次強調:

社保是國家給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福利,無論是否在職,都應該儘量交納社保,尤其是醫保。

無論城居保、新農合,國家醫保一定要有,這是國家給每個人的保底尊嚴。

2、全職媽媽不需要太高的保額?

深藍君見過很多全職媽媽,迫切地爲丈夫、孩子買保險,卻總是忽略自己。

男性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確實是需要優先配置的,但並不代表全職主婦的保障就可以隨意。

這是非常不理性的,因爲家庭是一個整體,無論是誰罹患重疾,整個家庭生活秩序就會被打亂,影響非常大。

深藍君建議:保額一定要高,如果預算不足,可以選擇 定期重疾險,可以極大減少保費投入。

保險是多次配置的過程,沒必要追求一步到位。

3、全職主婦一定要配置養老保險?

個別代理人會利用全職太太的“不安全感”,誘導其爲自己配置養老保險。或者抓住媽媽“愛子心切”的特點,強推兒童教育金。

深藍君見過太多家庭,孩子的保障做得嚴嚴實實,甚至買了高額教育金,而作爲家庭支柱的父母卻還在“裸奔”。

在《科學投保五大原則》中,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先保障後理財,大家一定要關注。

五、全職媽媽的兩則小故事

深藍君的一個朋友跟我吐槽過,自從結婚後自己的朋友圈幾乎成了微商市場。

印象中很多讀書時還扎着馬尾辮走在校道的閨蜜,現在不少全職帶娃,名字也改成了 ** 媽,說起這件事來略感無奈。

其實深藍君身邊有不少全職媽媽,和大家分享幾位媽媽的小故事。

1、超能寶寶背後的媽媽

這位媽媽是深藍君的鄰居,是一位二胎媽媽,樸實文靜有耐心,從小愛陪伴孩子一起讀書寫字。

老大今年 8 歲,但閱讀量驚人,已陸續在校刊上出版太空科普。更可貴的是,愛做學問還愛幹家務,是名副其實的“別人家的孩子”。

有人會猜這位媽媽肯定學歷很高,但其實不是,她只是更加善於觀察孩子,並輔以耐心和陪伴。

在《東吳相對論》有一期就提到,越來越多的富人選擇“隱藏”財富,衣着簡單開普通的車,而把財富更多投資在子女教育上。

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作爲父母我們可能無法提供名校或出國的機會,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出來的孩子,也是真正贏在了起跑線上。

2、一位愛學習的媽媽

這位媽媽之前就職於傳統行業,由於擔心隔代教育的風險決定自己帶孩子,但這期間她也沒閒着,通過互聯網不斷地獲取知識。

過去我們看過很多例子,不少創業者都是因爲帶娃的原因,有的寫成了公衆號大V,有的做成了跨境電商,還有在帶娃的過程中能考下各種證。

之前很多寶媽留言,表達了自己的困惑:

很多人認爲全職媽媽與社會脫節,其實只要合理規劃時間,對自己狠一點,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想和脫節並不容易。

在《如何通過自律,獲得自由和成功?》文章中,我也表達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六、寫在最後

女子本弱,爲母則剛。無論全職媽媽、在職媽媽,女性都在爲這個家庭和社會創造着價值。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有一位媽媽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

作爲一個二胎爸爸和創業狗,深藍君非常理解男同胞們養家餬口的不容易,但仍然要呼籲大家:工作之餘要勞逸結合,積極投身於家庭工作之中。

從現在起,我也要對自己要求嚴格起來,畢竟孩子是大家的,養育責任也是大家的。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給你帶來一點幫助,也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

不賣保險,只解決問題。只推薦性價比最高的保險。關注深藍保微信公衆號(搜索:深藍保),查看推薦精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