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观察

汽车新能源行业风向标

关于特斯拉的对抗赛从来都不曾停息,在30万门槛发布之后特斯拉快速宣布涨价,随后小鹏汽车超长的发布会将P7推上舆论热潮,全行业几乎清一色的看好和称赞,大有和Model 3血拼到底的勇者之势。

当然,在等待小鹏P7的同时,比亚迪汉不该被遗忘,28号凌晨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的一条微博,再次引爆了近期火热的新能源市场。加上之前爆料的29万预售价,关于比亚迪汉的争议和讨论丝毫不输给任何对手。

刀片电池成就亚迪汉的高热度

对于电动车准车主而言,目前最大的困扰和纠结点还是来自于续航,放眼海内外目前能够达到600km+续航的量产或即将量产车有且只有小鹏P7、特斯拉及比亚迪汉,它们自然而然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头。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电池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乘用车常用的三元锂电池,二是更多商用车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前者续航高、充电快,后者稳定性高、更安全。而所谓的“刀片电池”其实就是将两者优势进行了一种结合,从而打造出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而从技术角度来说,刀片电池本身并不是一次化学技术的突破,而是物理结构的优化,理论上无限强大,但具体实力如何,还是要靠比亚迪汉来进行验证。

同时也有数据为佐证,根据某知名电动车网站的用户调查研究,关于比亚迪汉的关注点方面,外观、智能化和性能等总计不过3成左右,其余绝大多数都锁定在刀片电池上。有趣的是,在价格相对重合的小鹏P7潜在用户上,只有不到2成的人表示“感兴趣”,一方面体现出小鹏P7智能化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为比亚迪汉的前景打上一个问号。

国内30万价格战三足鼎立 汉胜算几何?

在30万元这个重要的价格区间里,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和小鹏P7是当之无愧的三足鼎立。比亚迪汉能否突出重围,除了自身的竞争力外,很大程度还要看同行“脸色”。

论竞争力我们首先要锁定性价比和品牌效应,特斯拉无须多言,本身就是豪华品牌,Model 3作为“起步车型”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豪华车,那又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小鹏相比于比亚迪来说只能算是一个毛头小子,但也正是这种新,给了小鹏更多的机会,G3销量虽然算不上顶尖,但是还是为小鹏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再加上本身智能化的优势,小鹏P7的潜力不小。

反观比亚迪汉,“突如其来”的价格越级让人措手不及,近些年自主品牌向上战略不断,而真正能够称得上“成功”的却是屈指可数。从这个层面考虑的话,汉处于天然的劣势。

设计层面虽然各有千秋,但若是抛开“萝卜白菜”的问题,小鹏P7的整体风格更加科幻,更讨年轻人喜爱,特斯拉Model 3则是极简风格,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是以简单使用为主,而比亚迪汉则像是夹在中间的一款车型,整体要比Model 3略微夸张,但是又比小鹏P7保守不少。

Model 3定位于中型车,其他两个均为中大型轿车。比亚迪汉的车身尺寸为498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车身的长宽高均比小鹏P7优异,从视觉效果上也更加卓群。但是小鹏P7的轴距要比比亚迪汉足足长出78mm,多少弥补了车身尺寸上的不足。

当代年轻人的电动车,智能化必然是重中之重。特斯拉Model 3 更像是苹果IOS系统一般,很多配置第一次使用特别不舒服,但是当真正习惯之后会发现很多便利和贴心之处,有一种用过了就无法再换回去的感觉。AutoPilot辅助驾驶被车主戏称买车送“司机”无论是定速行驶、自动驾驶等等都能帮助司机减少工作量,减轻疲劳感;

小鹏P7的XPilot 3.0系统,在技术层面来看,是目前全球仅次于特斯拉的存在,自动驾驶芯片排行第二。搭载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相对第四代,视场角从90°增大到100°、带宽从1G扩大到1.5G、同时探测距离和角精度也都相应增长,可以说目前能够阻止小鹏完成L3量产的,只有软件系统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比亚迪汉的DiLink 3.0软硬件系统同样也不示弱,在基础的车道保持和自动泊车等功能外,还基于自身独到的算法开发能力,推出了全球独有的“教练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量身定做,并且具备一定的学习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DiLink 3.0系统不仅仅是一种“功能”,而更像是一种对于车主的陪伴,也更符合“智能化”的内涵。

在笔者看来,比亚迪汉的销量几乎不可能达到Model 3的高度,甚至也很难和小鹏P7相抗衡,但是对于比亚迪而言,汉本身就不是一款走量车型,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抢占先机,同时靠着高售价高技术来提升品牌档次。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汉也是刀片电池首次的亮相,而这项技术,也极有可能颠覆整个电池行业。

车舆传媒,汽车业领先新媒体集群:[车舆]汽车行业及车型辣评、[新能源观察]市场分析及汽车行业高层专访、汽车生活方式、[Miss car]一档diss为主,八卦有趣的汽车脱口秀栏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