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管理機器人:在石作欣看來,管理機器人的本質是企業數據的集成中樞,前三個自動化趨勢解決的是非腦部信息化問題。採訪的最後,石作欣說,2020年將成爲“企業管理機器人時代”元年。

無同科技CEO石作欣:2020年中國科技開啓“企業管理機器人時代”

互聯網時代正在面臨一場新變革,無論是頭部企業還是小微企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變,都在進行SaaS升級。

關鍵時刻,無同科技CEO石作欣信心滿滿地帶着公司的“企業管理機器人”,開始拓寬銷售渠道。

在11月14日召開的洞見2020-中國企業服務年會上,無同科技獲得“2019中國企業數字化新銳企業獎”,隨後中國軟件網採訪了石總。

石作欣認爲,當前數字化有一個本質性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信息孤島和數據實時。大會上,他提出未來企業數字化“4大趨勢”:一線機械化、流通智能化、協作自動化、管理機器人。

無同科技自主研發的“企業管理機器人戰羣”就是瞄準這一堡壘,做到企業數字化全集成、0孤島、0人工、數據0時差。石作欣認爲,2020年無同科技將在中國科技界開啓“企業管理機器人時代”。

一、操作機械化:石作欣認爲,所有操作類的工作都將被機械臂、機械車、機械手、道閘杆、開票機、分揀機、炒菜機器人等替代,已經有很多企業爲此做出貢獻,終將推動整個社會生產逐步實現機械化。

二、流通智能化:他說流通主要指企業間的物資流通,主要包括物流和錢流。阿里、京東、微信等企業已經在移動支付、智能物流方面做出了卓著的成就,成功的去掉了流通的中間環節,流通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目前中國流通效率世界領先。

三、協作自動化:協作主要是指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內部協作。現在已經有部分企業協作的工作,由軟件公司用碎片化模塊,解決了一部分。然而,企業的協作目前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尤其是協作背後的數據仍然無法穿透,依然是信息孤島。在SaaS風潮下,孤島依然存在只是升遷到了雲端,因此企業將面臨更多的雲端孤島,簡稱“雲孤島”。

四、管理機器人:在石作欣看來,管理機器人的本質是企業數據的集成中樞,前三個自動化趨勢解決的是非腦部信息化問題。管理機器人解決的是“腦部中樞”的問題,是整合集成企業經營管理各個模塊功能,實現數據無縫對接無限穿透。

他認爲,管理機器人的本質,是企業治理過程中的權力分配和權力運轉。無同科技深刻地對企業治理中的腦部權力問題進行了數學解剖,在此基礎上研發成功企業管理機器人。

一個創業的人生夢想

無同科技CEO石作欣:2020年中國科技開啓“企業管理機器人時代”

無同科技創立於山東濟南,是一家專注於企業管理數字化變革的高新技術領軍企業。

公司自主研發的“企業管理機器人戰羣”,將企業管理中的人、財、物、事、客集成於一個系統,徹底消滅信息孤島。

“我們的機器人戰羣,將幫助企業實現管理中的數字化、可視化和自動化,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石總面對專訪侃侃而談。

石作欣在會上的演講主題是《公司集團0總部,企業管理機器人》,潛臺詞就是用機器人替代總部對公司進行管理,替代公司的職能管理部門和層級管理人員。

無同科技CEO石作欣:2020年中國科技開啓“企業管理機器人時代”

爲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想法?石總說,“我是2001年參加工作的,在山東潤華集團工作,這個公司有10000多名員工。我一直做業務,做到了副總經理,做到了這家公司上市。但是我在工作中發現,隨着公司發展出現了一個問題“隊伍大了不好帶了,規模大了利潤低了”

爲何利潤反而降低了呢?石作欣開始思索其中的原因。

他通過觀察發現,雖然公司看上去越來越忙,但是公司的分支機構多了,職能部門多了,管理層級多了,管理人員多了,說直白一點就是當官的多了或者不掙錢的多了(非生產人員)。石作欣將這些部門定義爲“中間商”,他說“是中間商的差價把利潤稀釋了”。並且財務報表總是拖拖拉拉,工資拖延算不出來,發不下去。然後石作欣爲這家公司打造了一套全面的信息化系統。今年4月,石作欣毅然辭職,自己獨立成立無同科技,決定研發一套壓縮中間商的管理軟件。

石作欣回憶說,“我在山東潤華的時候去觀察,人力資源部有非常多員工,從這個月1號開始到15號期間,他們專門做考勤、算工資,統計加班、統計請假,做績效,整天忙於這樣的事情。財務部也是天天的在加班。”

他於是在想,難道沒有一個軟件可以全自動的嗎?按照他的要求他邀請了全國所有的算薪軟件公司洽談,然而還真沒有一件軟件能做到完全自動化。所以說,他決定要自行解決這些問題,並且成功的得到解決。他打算把這個思想做成一款全行業普適的產品,幫助更多的企業。

“企業管理機器人戰羣”

他開始把這個想法通過軟件開發予以實現。經過艱苦的努力,最終這個軟件開逐步發出來了,實現了企業管理大數據的集成,他給這個大數據起了一個一個有趣的名字叫“無人駕駛艙”。企業得到各項數據,不需要人工統計、去分析、去管理,這個駕駛艙是一個“無人駕駛艙”。

“我決定去設計一個企業管理機器人。它的工作是零時差、零人工,員工打卡就能統計進入當天當月的工資表,出庫入庫、報銷等所有財務數據完全自動實現。公司各級管理人員根據權限實時查詢。”石作欣說。

這個管理機器人經過實測之後功能更加完善了,每一名員工通過考勤系統之後,每一天的應得工資額就在上面,數據非常精準。這個數據是計算機自動完成,不需要一個人工。

而反觀傳統的財務部,石作欣細心的觀察財務部的員工,發現他們每天主要幹5件事情:1、做憑證;2、記帳;3、出報表;4、合併報表;5、拆分報表。

每天他們就重複這樣的5項工作。這5項工作消耗大量時間,每一個月10號之前根本拿不到財務報表。

石作欣設計了這樣一個機器人,把整個做憑證、記帳、出報表、合併報表、拆分報表完全自動化完成了。

他說這個機器人非常厲害 “我們能夠讓財務部壓縮70%、80%的人工,人力資源部可以壓縮50%的人工。每一個月1號凌晨,早晨起來上班打開電腦的時候,財務部門的上月報表生成了,打開直接查看。”石作欣說。

除此之外,他還說資產負債、利潤、現金流量是完全時點數據,比如今天是14號,企業管理人員想看11月1號-14號的盈利狀況,只需一點開就能看到資產負債表。還有這個月的經營利潤,並且這個報表是經過拆分了,人力部是人力部的,財務部是財務部的,大區是大區的,部門是部門的。

在整個產品線方面,無同科技把產品起了一個總名叫“企業管理機器人戰羣”,底下設5個戰隊:人力資源機器人戰隊、財務管理機器人戰隊、物資供應機器人戰隊、事務業務機器人戰隊、客戶管理機器人戰隊。

每個戰隊下面都下設衆多個機器人戰員工。比如人力資源機器人戰隊,底下設立了人事排班、考勤、打卡、加班、請假、薪酬、福利、社保公積金、個人所得稅等項目。

再比如物資供應。他說企業管理主要的三項就是,用工、用料、用錢。能夠做到每一個物資帳實相符,他給每一個物資狀態進行了定義,在庫、在產、在途、在用、在展等清清楚楚,都有對應的責任人。

最後事實效果是這樣的,企業規模在增加,管理的成本降低,溝通效率在提高,溝通的成本在降低。

與此同時,管理的層數在減少,決策效率在提高,信息的孤島被消滅了,組織架構扁平化,綜合績效在提高。

石作欣說:“一般的管理軟件定位是財務工具,我們定位爲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我們是給老闆省錢的,購買我們的軟件老闆付出的總成本是負數,也就是說不但不需要花錢,還能給企業省一大筆錢。”

他說,管理機器人適用於全部行業,在他眼裏這個世界是“樹形”,他是用樹的思維進行軟件創造。具體說,無同科技已經在很多行業落地,做到了0代碼修改的普適性。

採訪的最後,石作欣說,2020年將成爲“企業管理機器人時代”元年。他是一個很有中國情懷的人,他決意做純國產軟件,哪怕軟件名稱全部用中國漢字命名,不帶一個英文字母。

他對中國企業管理應用軟件非常有信心。基於對中國經濟轉型的總體判斷,他甚至預言——“未來,世界軟件看中國”,並表示無同科技正在爲此而奮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