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對科技產業發展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根據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企業孵化器達到4849家,位列世界第一。孵化器爲初創期科技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全國已累計孵化十幾萬家科創企業。

從1987年第一家企業孵化器落地,到2014年國家提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企業孵化器進入了迅猛發展時期,孵化器也從政府主導的項目,進化成了以民營企業經營爲主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並行的階段。

雙創的浪潮催生了大量的孵化器,孵化器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部分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能力較弱,難以支撐入孵企業的成長髮展,面臨着被淘汰的處境。

11月14日,火炬孵化O‘park事業部總經理舒鼎秀參加由中國軟件網主辦、海比研究、光明網聯合主辦的“洞見2020中國企業服務年會”,做主題演講。

她認爲:“我們處在一個新技術革命引領的新世紀,以孵化器爲代表的園區運營和企業服務,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提速期。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一定要向企業服務方面轉型,纔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科技孵化器面臨成長困擾,強化服務能力是未來

火炬孵化O‘park事業部總經理 舒鼎秀

一、科技孵化器運營上樹立四大優勢

科技園區按照目前流行的分類方法,可以分爲創業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這樣幾個層次。初期創業者一般會沿着衆創空間、科技園和產業園,類似一路打怪一樣升級。

相對於政府主導的孵化器,承擔了更多的政治、社會責任,民營的孵化器在市場驅動下更具有活力。火炬孵化專注於民營資本投資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運營商,服務和運營是核心,園區運營的規模化是基石。

舒鼎秀說,火炬孵化在民營孵化器運營中,樹立了自己獨特的優勢。

從2006年創立伊始,火炬孵化就將自己定位於科技服務業,服務於創新創業,並且只做運營,不做銷售。13年來,火炬孵化不忘初心,不斷摸索,深耕民營資本的孵化器運營和企業服務領域,在科技孵化器運營、園區運營方面不斷開發增值服務模式,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火炬孵化誕生於蘇州,但不侷限於蘇州,擁有一個發展全國性科技孵化器運營的戰略目標。最初幾年,火炬孵化將孵化器從蘇州迅速擴展到上海、南京等城市。2018年,在立足華東的基礎上,重點向華南、西南、華中等區域發展,由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傾斜,運營規模實現45%的增長。目前,火炬孵化在全國建設了140多個基地,擁有5萬多家線上線下平臺孵化服務的企業。

萬事都靠人。光擁有夢想與情懷還不夠,還應該有一大批專業人才支持孵化器的運營拓展。依靠火炬孵化的“火炬人才”,以技術+項目+人才的模式,火炬孵化培養500多人孵化器專業運營人才,其中在總部有100人,其他400多人被分派到全國140多個孵化基地。

多年實際經驗形成的園區管理系統則是火炬孵化又一個優勢。憑藉公司多年沉澱下來的企業招引、服務體系、園區項目管理、O‘PARK園區在線等線上線下標準化流程及一支南征北戰的團隊,火炬孵化形成自有品牌的園區管理系統。

舒鼎秀說,在內控升級上,火炬孵化不斷優化升級自已研發的O’PARK園區在線的博濟駕駛艙(IBS)和創客邦駕駛艙(CKS),已經實現將企業從進園到離開的所有經營數據和服務行爲全部在線沉澱。管理層藉助系統,隨時瞭解所有區域的經營情況;創業者藉助系統,可以完成日常與孵化器的交互。

在服務創新上,火炬孵化打造服務品牌化戰略,常態化實施面向早期創業者的創業輔導活動品牌“創客方程式”、面向海歸人才的“海納計劃”、解決投融資需求的“博濟成長杯”。三大服務品牌根據需求,在全國各基地舉辦巡迴展演,下沉到基層,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商業模式梳理、投融資、政策等實際問題。

二、四大步驟,打磨園區服務生態鏈

在孵化器營運中,怎樣實現孵化器與企業的共生共融、共生共長呢?

舒鼎秀介紹說,從我們經營的具體經驗來看,在全國140多個基地,依照產品、分析、連接和分享四個步驟,打磨孵化器服務生態。

產品就是孵化的企業,孵化企業需要細化打磨。企業不只是一個名詞,或者是統計上面的數據,而是具有完整的記錄,包括企業孵化期間的成長軌跡。從孵化企業第一天進入到園區開始,通過每個月的走訪,事無鉅細地瞭解企業的服務需求,現場或者事後給出解決方案,火炬孵化搭建了一年最少12次拜訪企業的數據庫。每一家企業最少在平臺上滾動3年,甚至更長。

通過完整記錄在孵期間企業的成長軌跡,火炬孵化會挑選一部分(最少40%以上的客戶)成爲孵化服務的核心對象。同時,在裏面又挑選出20%可能值得投資的優秀種子,與專業投資公司合作。

第二步,具體分析企業的創業需求,包括所需要的產業環境、政策環境、投資和外部資源等。

經過分析,最能夠吸引企業落地的因素包括靠近市場,熟悉政策,最好能獲得政策的支持,靠近人才和團隊,靠近產業鏈,靠近產業資源,完成產業鏈的整合等。

第三步,做連接,連接和整合政策、技術、產業、資本、人才等多種服務。這種連接首先是線下,最後一定要發展到線上,一切的連接均需要數據化。

多年的經驗證明,利用數據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通過連接,幫助客戶獲得價值,不僅僅是帶來訂單,還要帶來上下游整合的機會,發揮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價值。

第四步,最終的落地是分享。孵化器的運營在從租金上獲得第一桶金之後,要把更大的精力放到增加價值上,就是通過孵化器的增值服務的專業能力,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最終通過投資來實現增長。

孵化器運營的商業模式,就是以服務帶動投資,以投資帶動增長,分享是分享收益、成果、資源和產業的機會。

三、孵化器高質量發展提速

WeWork估值變遷是目前行業內的熱點。根據最近的報道,WeWork最新估值從之前披露的470億美元,已經腰斬到231億美元。

而WeWork中國競爭對手優客工場將赴美IPO推遲到2020年。這家估值30億美元的企業,已經第二次推遲上市了。在今年2月,有消息稱該公司準備於201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舒鼎秀認爲,WeWork估值的腰斬,是從原有地產的屬性到服務性屬性的一種轉型,這種聯合辦公類企業不完全屬於孵化器行業。

她認爲,以科技孵化器爲代表的園區不是地產業。有專業認識估算,目前市面上的衆創空間,90%其實都是二房東,除了收房租,其他的孵化、創業輔導、資源對接等都是空談。一旦政府補貼停了,或者入駐率下降,他們就扛不住了。

縱觀全球知名的科技孵化器,核心競爭力不是硬件和辦公室,而是孵化服務。公立孵化器部分甚至全部的私有化及其與民營機構的合作,將極大地調動孵化器經營團隊的創造力,增強孵化器的市場競爭力,深刻影響全國孵化器的總體格局。

舒鼎秀說,火未來炬孵化將更深的融入產業鏈,幫助在孵企業打通上下產業鏈、融入產業鏈。同時,因爲火炬孵化佈局全國,因此涉及不同的技術領域,要紮根行業,實現在不同科技行業的發展。另外,未來將強化優質種子企業的引進和孵化,壯大產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