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銀行理財有較爲嚴格的規定,而保險和證券理財產品較爲鬆弛,比如提供的理財產品可多平臺代銷(包括通過銀行渠道銷售),也通常爲一千起投。比如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跟代銷理財收益基本一致,這也就導致很多投資者選擇支付寶或者微信的定期理財。

5萬10萬起投基本可斷定爲銀行理財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到是5萬、10萬或20萬起投的,基本可以確定爲銀行理財產品,而非代銷理財產品。

定期理財產品一般由金融三劍客,或者說金融三胖提供,即銀行、保險和證券。然而,銀行理財有較爲嚴格的規定,而保險和證券理財產品較爲鬆弛,比如提供的理財產品可多平臺代銷(包括通過銀行渠道銷售),也通常爲一千起投。

而銀行理財有較爲嚴格的規定,一般只能通過自有渠道銷售,不能在其他平臺代銷,而且2018年9月26日發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條規定,公募產品最低1萬起投,私募產品最低30萬起投。

那麼爲什麼銀行理財非要5萬、10萬,甚至20萬起投呢?而不像保險和證券提供一千起投的理財產品?畢竟降低起投門檻就意味着意向客戶更多,如支付寶的螞蟻財富和微信的理財通都提供由保險和證券提供的定期理財產品,也多爲一千起投,且可以支持很多代銷平臺代銷,也就意味着有廣泛的用戶羣。

可是銀行理財也是沒辦法的啊!有較爲嚴格的規定,比如在自我渠道銷售,不能允許其他平臺代銷,我們也將其稱之爲“自產自銷”的銀行理財。而且《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裏有嚴格規定:

商業銀行應當根據理財產品風險評級、潛在客戶羣的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爲理財產品設置適當的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風險評級爲一級和二級的理財產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5萬元人民幣;風險評級爲三級和四級的理財產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10萬元人民幣;風險評級爲五級的理財產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20萬元人民幣。

就因爲銀行理財有較爲嚴格的規範,銀行理財也通常成爲定期理財產品的標準,包括收益率和風險性。

因此,看到5萬、10萬和20萬起投的,基本可以確定爲銀行理財。而看到一千起投的,其他的就不用看了,便可斷定該理財產品爲保險或券商提供的理財產品。

代銷理財產品有“代銷”兩字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銀行公募理財產品最低起投門檻從5萬降至1萬,以致單純的從門檻入手,容易跟銀行代銷理財產品搞混,特別是銀行代銷的保險理財。

但是,銀行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根本的區別是,代銷理財產品通常有“代銷”兩字,而銀行理財產品有“本行”兩字——包括在說明書中都有相應的標識。

因此,區別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代銷理財產品,最好結合投資門檻和是否有相應的標識,甚至詳細查看相應的產品說明書。

銀行理財與代銷理財收益和風險有什麼不同?

收益與風險是掛鉤的,即風險越高收益越大。同等風險類型,不管是銀行理財還是代銷理財,風險和收益基本保持一致。比如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跟代銷理財收益基本一致,這也就導致很多投資者選擇支付寶或者微信的定期理財。

當然,相對而言,同等風險銀行理財的收益會稍高於代銷理財的收益,畢竟人家的門檻高嘛!否則人們爲什麼要選擇銀行理財呢?特別是在2020年底所有的資本類理財產品不再保本。

但是這種收益高並沒有明顯的表現,對於一般投資者基本可以忽略。而選擇代銷理財可以進行分散式投資(門檻低,通常一千起投),比如投資期限較長或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從而提高相應的理財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