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然未來A股大牛與目前大多數股票無關,那麼目前入市並不是很好的時機,或許你會買到那些即將退市,或目前半死不活未來會被淘汰的企業,入市風險較大,否則目前的總體估值就不會偏高。上面已述,目前A股估值偏高,若想A股走牛,必然不是由當下的股票推動,當下入市需要謹慎。

目前A股總體估值偏高,不宜入市

我國股市大盤十幾年沒怎麼漲,A股怎麼估值還偏高了呢?從何說起——或許這就是機制不完善所導致的估值偏高,退市的極少,半死不活的居多,常年增長的不出衆。

別看A股十幾年不漲,但其總體估值還是偏高的,因爲淘汰機制存在缺陷,黑五類股太多(小盤股、次新股、垃圾股、題材股和僞成長股),連累了A股總體估值。

比如來看2020年5月8日A股的平均市盈率,上證爲13.25,深證25.94,中小板28.74,創業板46.01。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再來看恒生指數平均市盈率只有9.68,道瓊斯爲23.1,標普500爲20.66,納斯達克26.9。

若一個企業既在A股上市又在H股上市,那麼你去對比兩者的股價,會發現大多數H股的股價低於A股,即H股相較於A股出現折價現象——難道還不能證明A股估值偏高嗎?

A股十年如一日,美股十年走牛,總體估值仍然低於A股,可想而知A股的投資價值有多高?即使美國遭受那樣的疫情危機,反彈也非常強勢,錢也沒有過多的流入海外股市,哪怕我國基本結束疫情。

A股不受青睞是有原因的,因爲它的投資價值總體並不高,只是A股股民自欺欺人罷了,專家或非專家都在扯目前是A股大牛的起步階段?可收起步說了多少年了,如今還是什麼鳥樣?

目前大概率是A股大牛的起步,但絕非由當下股票推動

上面已述,目前A股估值偏高,若想A股走牛,必然不是由當下的股票推動,當下入市需要謹慎。

不是由當下的股票推動,那由什麼股票推動呢?金融改革帶來的大企業推動,同時剔除那些半死不活的股票,大A就能走牛——但跟目前大多數購買股票的投資者無關,甚至由於淘汰會帶來很大程度的投資損失,目前入市需謹慎。

一個阿里或一個騰訊它能頂得上幾百上千個市值靠後的上市公司,假如當年阿里騰訊百度新浪網易京東拼多多小米等公司在A股上市,那麼A股肯定是可以走牛的——美股長達10年的牛市,靠的是頭部企業,而尾部企業被逐漸淘汰。

過去10多年裏,我國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但股市卻表現差強人意,企業賺的錢去哪裏了呢?不得不說很多流入了海外股市。讓未來大型企業能在A股上市,再借助優勝劣汰的機制,A股才能走牛,但與目前的大多數股票是無關的。

既然未來A股大牛與目前大多數股票無關,那麼目前入市並不是很好的時機,或許你會買到那些即將退市,或目前半死不活未來會被淘汰的企業,入市風險較大,否則目前的總體估值就不會偏高。

不要盲目入市,認爲A股走牛與當下股票有關

自2015年以來,上證3500點是大限,3200點是重要關卡,下面的壓力位包括3100點、3000點和2900點。

我國的投資者普遍不理性,通常都是跟風的,而不是長期投資獲得股利,這也就導致壓力位一旦上破,很容易被認爲“A股大牛的起步”。人們的理解也很容易將未來A股大牛與目前股票對應,買入當下股票,甚至遠遠買入高於行業估值的股票。

但反觀目前,A股估值與海外股市估值,目前A股總體股票估值偏高,要讓目前這些股票走出A股大牛那是癡人說夢。只有藉助金融改革,讓未來能成爲大企業的企業在我國上市(科創型公司),然後在藉助優勝劣汰機制淘汰差勁的公司,大A股的總體估值才能下來,才能走出大牛。

因此,在目前2900點的點數,從長期投資來看並不是很好的入市時機,哪怕我國疫情即將終結——不要認爲疫情終結我國股市就必然大漲,這是不理性的,畢竟盈利水平擺在那裏。

我國不斷進行金融改革,比如去年科創板和今年的創業板註冊制,未來有可能創造大市值的科創型企業,也導致年前科技股大幅上漲,但目前我國總體科技股的估值也是偏高的,入市需謹慎。

若未曾進入股市,並不建議當下入市。若看好未來A股走牛,那麼建議選擇指數基金(沒有投資經驗的可以定投指數基金),而不是目前的具體個股,具體個股風險較大,收益卻相對較小(投資能力有限,不能自己分辨),收益風險不對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