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億的中國養老市場 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儘管入局時高舉高打,但目前,大多數養老地產項目仍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狀態,房企仍在不斷摸索中,尋求一個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型。

  來源:經濟觀察報

  文|經濟觀察報 饒賢君

  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8條具體舉措,意在推動養老產業健康發展。新華社以五項要點對《意見》進行了概括:解決養老服務“入住難”等問題、爲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集中“清障”、破解養老服務行業良莠不齊監管薄弱難題、守住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的底線、提升從業人員的培養和社會認同。

  更寬鬆的行業准入門檻、更明確的政策細則支持,使得養老產業再度成爲熱議話題,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爲2.49億人,而養老服務機構牀位總數僅746.3萬張,以此計算,僅3%的高齡人口能夠獲得與之匹配的配套養老機構服務,產業規模擴展仍有極大空間。

  對於力圖打造城市“美好生活”運營商的衆多房企而言,養老地產似乎是一眼看上去就極度契合且潛力巨大的轉型選項,王健林在萬達的2018年年會上宣佈進軍大健康,而早在萬達之前,萬科、恒大、龍湖、綠地、保利、綠城等等衆多房企都已經有所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儘管入局時高舉高打,但目前,大多數養老地產項目仍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狀態,房企仍在不斷摸索中,尋求一個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型。

  有老難言

  “其實我自身來說,覺得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不太好,可能會被親戚朋友說吧,說你不孝順什麼的。”儘管自身就在養老機構就職,但王媛媛的未來計劃裏,並沒有將父母送到養老院贍養這一選項。

  這實際上是國內大部分子女共同的心態,甚至於在不少熱映的家庭倫理電視劇裏,“是否送父母去養老院”時常成爲點燃家庭矛盾的重要導火索。

  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教師楊智輝曾在課堂上以電視劇中的“養老院現象”闡釋中國現代“孝”心理的變化,他認爲,中華傳統文化中,孝是“父母在,不遠遊”,爲人子女要親自盡贍養的義務而不能假手他人,否則就會被認爲不孝,這樣的觀點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即使家中衛生條件、設施設備達不到養老要求,人們還是更願意在家中贍養老人,老人也更習慣於子女的陪伴。

  觀念的不同,使得市場教育面臨極高成本,記者走訪過北京多家運營多年的民辦養老機構,獲客是他們共同的難題,其中,一家主打中低端養老服務的養老機構管理者對記者表示,由於缺乏對養老服務的理解和認同,很多用戶羣儘管有潛在需求,但對於養老產品極爲排斥。

  他舉例稱,曾經有一位產品推介的業務員上門向老人介紹他們的養老院,結果老人聽到養老院三個字,直接就拿起電話將自己的子女痛罵一頓,隨後毫不客氣地將業務員趕出家門,“一些老人的觀念裏,送他去養老院就是要趕他走,這背後是對養老行業的不理解、不信任,對自己養老的一種惶恐。”

  這實際上也是早年養老行業規模擴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大部分養老機構的投資人在政策的鼓勵下建店試水,但在首家門店市場表現不佳之後,就逐漸放緩了後續的投入。

  據介紹,2006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首次提出鼓勵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帶動了第一波民辦養老機構的創辦風潮,例如,房企中最早涉足養老產業的綠城於2007年在臨平藍庭項目中嘗試做一批頤養公寓,同時配備了老年大學、健康中心、文體活動中心、社區門診、護理院等公共配套。

  但此後的數年間,由於市場教育不成熟、盈利模式不清晰、地方相應支持政策不完善等等原因,養老行業再度陷入沉寂,同時,小規模的中低端養老機構逐漸退出市場,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中國養老機構數量從4.43萬個急速下降至2.8萬個,2016年開始纔再度回暖,但每年的機構增長數量僅數百個。

  杭州親和源老年公寓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很多小機構,地方性的,都關門了,因爲養老在國內來說是一個很新的行業,他肯定要經歷這樣一個階段,數據上看,機構的數量在減少,但是總體牀位的提供量應該還在增加,因爲大型的、有規模效益的品牌在迅速擴張。”

  模式摸索

  13萬億,這是中國社科院在《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中預測的2030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這個數值與2017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銷售規模相當。

  充滿想象力的“銀髮經濟”吸引了不同行業巨頭的爭相入局,商業保險機構、地產公司、醫療機構是擴張的主力軍,部分國企背景的企業也在政策鼓勵下開始對開發新的盈利點進行嘗試。

  然而,萬億的預期映射進現實卻並不美好,2015年1月,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辦養老機構長年處於虧損狀態,能盈利的不足9%。

  親和源在2018年成爲了9%中的一員,根據宜華健康(000150.SZ)發佈的《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審計報告》,親和源於2018年實現利潤8141萬元,而2017年,親和源仍處於虧損狀態,虧損額爲2749萬元。

  前述杭州親和源老年公寓負責人表示,“相對而言,親和源運營時間長,品牌效應強,同時,我們賣會員卡的模式也讓我們資金回收效率更高,所以很多人來問我,說你們親和源賺錢了,是不是我學你們去做也能賺錢,答案是否定的,你沒有成熟的模式,沒有成熟品牌背書,就算依葫蘆畫瓢,最終也可能南轅北轍。”

  多位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出售會員卡的模式能夠迅速回籠資金,提高資金的週轉效率,因此包括一些國企背景的品牌在內,許多大型養老機構都將其作爲主要推廣模式,即一次性繳納高額會員卡費用,其後每月繳納較低的房費及其他費用。

  然而,由於社會上頻頻出現以出售會員卡騙取老人錢財的非法集資案例,這一模式對於獲客能力不強、品牌效應不高的養老企業而言難以走通。

  王媛媛在浙江金華一家小型養老機構就職,她告訴記者,“我們提供兩種模式,一個是按月繳納房費,一個是辦理會員卡,現在200多個房間,只有十幾個是辦會員卡的,有些人一聽會員卡,就說你是不是騙子,而且一下子交上百萬,普通家庭也是不願意的。”

  對於前期投入巨大的養老企業而言,除了會員卡模式以外,很難再找到快速回籠資金的方法,以親和源爲例,其一次收取的會員價格爲150萬元,每月依舊收取約6000元的租金,而類似定位的普通養老機構每月租金約1萬元,以此計算,不使用會員制的養老機構需要超過30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同樣的收入。

  一家國內較早進入養老產業的房地產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很多業內人士寄望於地產公司開發的社區化養老項目能夠帶來盈利模式上的創新,但目前來看依舊困難,“一方面,很多成功的‘養老項目’最終被證僞,最終買家大多是剛需的年輕人,這說明項目的重點依然不是養老,而在於‘地產’;另一方面,拋開出售產權的項目不談,大部分項目是沒有盈利的,只是一個社區的增值服務,他的價值體現在周邊的房價,項目本身的模式沒有普遍性參考價值。”

  由於盈利模式的不確定性,房企對於養老行業的探索在逐漸冷卻。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多次對外宣稱,養老業務只是摸索業務,坦白而言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模式,還需要繼續摸索。

 

責任編輯:李思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