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暴力在生活中屢見不鮮,據統計,我國22.9%的女性曾經歷過家暴,更讓人意外的是,男性遭遇家暴的比例也達到19.9%。體格上處於弱勢的女性爲何也能對丈夫揮拳相向,某些常被視作“應當如此”的行爲怎麼會成爲對男性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在生活中屢見不鮮,據統計,我國22.9%的女性曾經歷過家暴,更讓人意外的是,男性遭遇家暴的比例也達到19.9%。

由於自己和父母長期受到妻子打罵、騷擾,溫州一男子向法院請求幫助,並在近期獲得了當地首張保護男性的人身安全保護令。

溫州發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爲何妻子們也會變成施暴者?

體格上處於弱勢的女性爲何也能對丈夫揮拳相向,某些常被視作“應當如此”的行爲怎麼會成爲對男性的家庭暴力?

性別一換,家暴也討喜

提到“家暴”兩個字,多年前一部叫《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電視劇讓馮遠征老師成爲“家暴男”的代表。他們表面上人模狗樣,實則心裏陰暗扭曲,控制慾強,幾乎可以等同於變態。

溫州發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爲何妻子們也會變成施暴者?

相比“家暴男”,熒幕上“家暴女”的形象倒是十分討喜。電影《河東獅吼》中的張柏芝連打老公都帶着“仙氣”,《功夫》裏的包租婆又可愛又善良,女星張雨綺刀砍老公袁巴元被網友奉爲“獨立女性之光”。

溫州發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爲何妻子們也會變成施暴者?

可若把性別一換,這些不都是人人鄙視的家庭暴力嗎?蔣勁夫當年家暴女友,被批“再大的火氣也不該打人”,難道換做女性就不適用了?

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部分女性對丈夫揮拳相向:一種自身體格強健,面對瘦弱的老公戰鬥力驚人;另一種慣用“人海戰術”,打老公時孃家的兄弟姐妹全部上陣。

溫州發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爲何妻子們也會變成施暴者?

男人要打只打一個,可某些女人一旦兇起來,連公公婆婆都得跟着遭殃。那位申請法院保護的溫州男子,正是遭遇了後者。

當心,別成了“蘇大強”

除了真的打不過,大多數遭遇家暴的男性都具備還手能力,那他們爲什麼不奮起反抗呢?

一位飽受家暴折磨的朋友曾說:更多的時候是心疼和捨不得,在妻子第一次打自己的時候,總覺得她只是隨便意思幾下,於是就忍了,沒想到後來變本加厲。這點,恐怕也是多數女性面對家暴不敢反抗時給自己的心理暗示。

溫州發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爲何妻子們也會變成施暴者?

有的局外人認爲:女孩子力氣小,打幾下沒什麼。可家暴親歷者則表示:她們有時會趁丈夫睡着抓花他們的臉,咬傷他們的手,拳打腳踢無所不用其極。

國際上對於家庭暴力的界定中,“冷暴力”和“經濟控制”實際上也被歸入其中。男性被家暴的影視劇作中,除了那些喜劇,窩囊的蘇大強絕對是“被家暴男”的代表,蘇母侮辱、謾罵他的橋段還歷歷在目,“忍一時之氣”不知造就了多少蘇大強和蘇明玉。

溫州發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爲何妻子們也會變成施暴者?

經濟控制在如今更是被奉爲“御夫聖經”,婚後工資卡全部上繳成好丈夫的標準之一。網絡上某位學會計的妻子每個月給丈夫的零花錢和交通費剛好讓他處在沒錢花又餓不死的狀態,引得無數網友轉發、點贊。

可他們都沒想過,這些行爲或許正在摧毀男人的自尊心。

被家暴的男人都窩囊?

遭遇家暴讓人羞於啓齒,可男人遭遇家暴還要被貼上“窩囊”的標籤。

儘管如今女性地位日益提高,可社會的主要話語權暫時仍在男性手中。於是乎面對遭遇家暴的男性,許多人不禁會問一句:他是不是“喫軟飯”了?

溫州發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爲何妻子們也會變成施暴者?

社會好像對那些被家暴的男性極不寬容,給他們總結出一個“不成功”的共同特徵。你不成功,你活該被家暴,你不成功,打你是望夫成龍。爲什麼換了女人打男人,就值得被原諒?

甚至有的人認爲:男人能忍着不動手而被女人打傷,這纔是真愛。

這種觀點簡直不可思議,甚至是在鼓勵女性也成爲“施暴者”。

在四川,“耙耳朵”是著名的持家小能手,在上海,“小男人”溫柔體貼還高顏值。可再好的丈夫,再好的妻子,尊重是前提。打人者,終是不對。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