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疫情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國外的疫情卻不盡樂觀,最新消息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489448例,死亡達到了23193例,其中美國累計確診超過12萬例,西班牙累計確診病例超7萬例,而意大利累計死亡病例破萬。隨着疫情的發展,一些國家爲了保證自己國內糧食的供應,宣佈停止出口糧食,看到這個消息有朋友擔心國內糧食不夠喫,畢竟糧食不像口罩,口罩再缺但是短時間內可以大量生產,而糧食一旦缺了至少半年之內沒有糧食供應,那麼國內家庭有沒有必要囤積糧食呢?

筆者認爲可以適當囤積,因爲短時間內國內的糧食價格可能會隨着國際糧食價格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沒必要大量囤積,因爲我國的糧食供應沒問題,足以應對其它國家糧食禁止出口的問題。
1、2020年國際糧食市場恐發生變化
這不僅是當前一些國家禁止出口糧食,還有氣候導致的一些國家糧食減產,另外最近的草地貪夜蛾、沙漠蝗蟲對全球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國際上各國糧食的正常供應,這種情況下肯定首先滿足自己國家的糧食供應爲主,所以一些糧食進口國恐怕會比較難受。
但是實際上全球糧食供給總體上是過剩的,否則世界糧價也不可能一直低位運行,若是說疫情對糧食市場的影響,影響的並不是根本性的糧食產量,而只是糧食的運輸而已,而這個只能是短期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2、我國糧食供應充足
我國雖然每年都會從國外進口糧食,但是國內的糧食產量足以滿足國內需求,尤其是在大米方面,2019年在滿足國內大米需求的情況下,我國還向其它國家出口了270萬噸的大米。即使受到了不良天氣的影響,2019年我國大米遭受了減產,但是國內的大米去庫存依然有較大的壓力。
以上是短期來看,而長期來看,雖然我國在後續的糧食生產中將會面臨一定的挑戰,但是主要在農業復產和病蟲害方面,目前復產正在有條不絮得進行,病蟲害也早早得制訂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從去年草地貪夜蛾的危害來看,還在一個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而且隨着對其研究的深入防控將會越來越深入,其對農業的生產理論上也會越來越低。

3、農民需要囤積糧食嗎?
短期來看,國內糧食價格會隨着國際糧價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但是這僅是短期影響,只要國際上糧食產量爲出現斷崖式下跌,那麼國際上糧食供應就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糧食價格的變化也僅是一些恐慌因素和投機因素所導致的。所以綜合考慮,農民並不需要囤積糧食,但若是對價格非常敏感的農民可以考慮適當囤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