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整理清单——全面提升“幸福力”,过上有序、有效且美的生活

“我们的课程其实就是讲,怎么样好好过生活,也就是过上有秩序的,有效率的,并且美好的生活,让我们记住这个概念:有序,有效,且美。”——黄峰丽

在每节课的课后文案中,我们整理了黄峰丽老师本课节讲述的“观点精华”,以帮助大家在课程学习后,方便回顾课程内容的重点,从而深度思考和理解,同时完成本课清单,持续提升幸福力。

第四课、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发掘你的深层心理障碍(下集)

【本课提纲】

上集:

Part 1 . ——摆脱情绪的干扰,让“问题”浮出水面

Part 2 . ——总结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障碍”

下集:

Part 1 . ——三种“深层心理障碍”解析

Part 2 .——完成【烦恼清单】

【本节观点精华】

•拨开“情绪”的迷雾,抽丝剥茧地找到那些累积出情绪的事件,才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之后慢慢找到困扰自己的心理障碍。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担任自己的“思维整理师”,用清单的方式,从工作、生活、时间、空间的维度,尽可能全面地列出那些让你有负面情绪的事件,自己去思考事件背后的心理障碍,那下一步解决问题就会轻松很多。

•当我们觉知到了问题所在,不要着急按照大脑的顺势思维,立刻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下定论。因为我们在“发现问题”这个环节中所要做的事,并没有结束。我们目前只是让这些问题,清晰地出现在“脑想”的层面,还没有进入到“心想”的层面,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的心理活动,在阻碍着我们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到?

•认清楚“深层心理障碍”,是有效发现问题的必要环节。总结来说,这些“深层心理障碍”,大致分为三种:逃避现实、执着过去、担忧未来。

我们刚刚提到,要认清楚内心的“深层心理障碍”:逃避现实、执着过去、担忧未来。

这大致概括的三种心理障碍,并不是要我们立刻去解决它,或者逃避它,也不是用来作为标准评判我们的当下;这更像是一种引导我们觉知自我的方向,顺着这个方向,去寻找我们千人千面的,属于自己的问题。

我们先说说逃避现实。

是因为忙碌而没有时间面对和解决生活里的问题,还是因为怕面对问题而假装忙碌。就好像我的好友,惯性让她认为只有忙于工作才能生存,才能解决问题。

还有很多人有过被迫选择更有前景职业的经历,也有过青少年时代恋爱被阻的经验,可是谁规定理想人生一定是取得社会地位,谁又规定豆蔻年华的青年不能恋爱。为了这些社会的思维定势,很多人选择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生活方式,也逃避了原本可以掌控人生的思考和行为。

思维定势

逃避现实的原因之一就是思维定势,管理学大师斯蒂芬.科维说,人们生活里都有思维定势,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蜜蜂不停想在瓶底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而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蜜蜂的思维方式是出口在光亮处,并不断重复这一看似合乎逻辑的行为,而苍蝇则对所谓的逻辑毫不留意,四下乱飞终于走出囚室。

诺贝尔奖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是自动反应模式,比如穿衣,开车,计算3+8这样简单的算术。系统2是当算式变成56*13这样无法立即给出答案的事情,比如强忍住不去打开社交软件,让自己开始清理房间的理性控制。然而如果我们没有有意识地理性控制,我们的大脑总是凭直觉和惯性偷懒,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能逃避问题就不想面对。这对于原始人类保存更多精力用以生存有好处,但是在现代社会不需要保存大量精力去狩猎以获得基本生存的现代社会,本能的惰性就会阻碍我们继续成长。好友的问题之一就是,她逃避了和老板沟通这样棘手的事,也逃避了收拾房间丢弃旧物这样看似和工作无关,却影响自己情绪的事情。而是依照惯性,任由房间越来越乱,毫无头绪地依照惯性盲目工作以带给自己安全感。

认识到有思维定势的存在,并在每次处理事情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随便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能帮助我们打破固有的习惯。

执着过去怎么理解呢:

舍不得扔掉年轻时代的书信,孩子成长过程的手工和书本;工作上曾经的不完美经历也使得我们总是想办法用同样的办法扳回一局,结果是浪费了无用的时间。是什么心理因素使得我们对过去过分执着呢?

一,先是害怕否定原来的自己。这里面有对物品,对记忆,和对观点三个方面的执着。

1,对物品的执着:冲动买来的衣服,曾经喜欢的器物,舍弃这些曾经的选择和判断就像否定了曾经的自己。

2,对记忆的执着:书信,照片,过去的荣耀,不能清理和舍弃的原因也许是不想放弃曾经的记忆。

3,对观点的执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人类和自己斗争了很多年。转换一下观点,整理一个新的思路,是在过去基础上的进步而不是否定。

二,是弥补遗憾的愿望。

不论是棋牌类还是体能类竞技,盼望再战一局的往往是那些输掉比赛的人。越是不能在过去的对垒中如愿,越对曾经的失败执着不已。如果没有在曾经做过的项目上取得成功,很多人会选择同样的项目,试图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目标,结果其实往往还是失败。

三,还有是因为投入了大量的沉没成本sunk cost。

沉没成本来自经济学,是指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到以往的投入,如果放弃,就意味着之前投入的彻底损失,陷入越陷越深的境地。

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或者婚姻,但是已经从事行业或维持婚姻很久,投入了大量的情感,金钱,精力和时间,因此为了使过去的投入没有白费,所以无奈坚持下去,但坚持其实意味着结果必定不会完美。

我们再来说说担忧未来:

无法清理现状,不舍得放弃,不仅来自对过去的执着,也来自对不可控之未来的担忧。如果没有这些物品,这些关系,这样的社会地位,我明天将如何生存。好友的案例,害怕先放下其中的一个项目,也许就是因为害怕老板的评价不好而影响自己的未来。

让我们看看担忧未来的心理障碍来自哪里?

一,先是对来自外部安全感的需求。弗洛伊德的心理外化理论也解释了人们总是担忧未来,是因为我们的参照标准总是来自外部因素。佛法里面也说,心外求法,是外道。比如在生活里发了消息而对方没有回复就是不爱自己,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信息就产生疏离感,觉得自己和外界断了联系,受到孤立。我们总是把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意义,交给外部不相干的人来评价。让我们从对物质,心理,和观念的安全感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1,比如对物质的安全感:浪费物质的罪恶感,或许来自对远古时代对获取物质来之不易的执着和对明天的担忧。现代社会当生存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原始的对物质的依赖已经无法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了,而拥有越多害怕失去的也就越多。

2,依赖对心理的安全感:群居动物的本能使得我们害怕被孤立和掉队,所以拼命认识更多的人,维持更多无谓的关系,办公室政治也在群体里出现。维系集体关系当中既可以带来理解,尊重和宽容等心理和行为的成长,在过渡依赖中也会让自己迷失原本的方向。

3,依赖对观念的安全感:没有勇气让自己鹤立鸡群保持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思维方式,又或许来自人类群居动物基因里对团体的依赖。

二,是担心后悔

因为担心未来会后悔,而购买不必要的物品,从事鸡肋一般不喜欢的工作,选择并不满意的伴侣。

三,是对投入的满足

当我们尚未找到目标或者明确喜好的时候,稀里糊涂地为未来投入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能获得暂时的满足,比什么也不做让人踏实。很多人忙碌工作和参加聚会的目的只是为了有事可做,并在这些可能不需要的投入里获得慰籍。

——完成“烦恼清单”

觉知这些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我们更深刻和清楚地认知自己、审视自己。在此基础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这样的办法,才会更有针对性。

那么开始完成今天的“烦恼清单”吧。还记得今天课程提到的四个维度吗?工作、生活、时间、空间,想一想让自己情绪变坏的事件,不加评判地写下那些让你心烦、焦虑的事,并在逃避现实、执着过去、担忧未来三个方面,找到这件事对应了哪个心理障碍。同样,我也提供了一个自己的模板,供你参考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下节课会讲在我们意识到心理障碍的根源之后,如何将思维回路转换到正向。怎样的思维方式,会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回到想要的方向,并能在今后的生活里,提高获得幸福的能力。好了,那希望下节课相遇时,我们都能更了解自己一点点。

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发掘你的深层心理障碍(下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