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加辅食后,妈妈们最关心的就是宝宝有没有吃饱,营养摄入够不够全面。

但其实,除了上面这两点外,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宝宝有没有在吃辅食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咀嚼能力和抓握能力。

这点常常被家长们忽略,表现就是长期给宝宝吃泥糊状食物,吃饭的时候都是家长喂,宝宝没有机会自己抓着食物吃。

01 为什么锻炼咀嚼能力很重要?

1、良好的咀嚼能力能够使食物充分磨碎,有利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营养的利用率。

假如孩子一直吃泥糊状的食物,没有机会锻炼咀嚼能力,等到他大一些吃大人的饭菜时,就没办法充分嚼碎食物,可能嚼两口就咽进肚子里了。

这样不仅会给肠胃增加负担,也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2、充分的咀嚼能够帮助宝宝锻炼面部的肌肉。

不仅能让孩子的牙齿更坚固,将来不怕吃硬的食物,营养摄入更全面。

同时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有影响。面部、口腔肌肉得到充分锻炼的孩子,说话时的咬字发音会更清楚。

3、良好的咀嚼能够保证宝宝按需进食,避免吃太多。

宝宝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会向大脑发射信号,告诉大脑小肚子已经吃饱了,可以停下来了。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

假如宝宝总是吃泥糊状的食物,或者随便嚼一嚼就把食物咽下去,就会造成吃饭速度太快。

明明已经吃够了,大脑却还没有接收到“饱”的信号,长此以往,宝宝每餐饭都吃得太多,就容易造成肥胖。

4、充分的咀嚼能够让宝宝感受不同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刺激口腔时带来的感觉。

这种体验能够让宝宝获得情绪上的满足,让他学会品尝食物,享受吃饭,还能缓解心理上的紧张感。

02 锻炼小手同样是重要的成长任务

说完了咀嚼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看看抓握能力。

在宝宝的各项能力发展中,精细动作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一环。

从刚刚出生时,小手没办法自主张开,到能主动抓握、两手配合,再到能抓住勺子、杯子,甚至捡起细小的物品,小手的每一点进步,反应的都是大脑的发育进程。

所以儿童心理学家们反复强调,要注重对宝宝精细动作的培养,手部动作的锻炼能够直接促进大脑的发育,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陪宝宝玩动手游戏,还有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就是让宝宝学习自己吃东西。

你可能会说,“宝宝还小,勺子都拿不稳,怎么让他自己吃啊?”

答案很简单:给宝宝引入手指食物,让他直接用手抓着吃。

03 什么是手指食物?

什么是手指食物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为他准备一些条状或者小块的食物,让宝宝可以自己抓着吃,去感受食物不同的质地,锻炼咀嚼能力,学会自主进食。

04 宝宝多大可以开始吃手指食物?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能够坐起来,用手把食物放进嘴里时,就可以尝试引入手指食物了。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具体的月龄的话,建议妈妈们可以在宝宝7、8个月的时候尝试一下。这个阶段的宝宝一般已经能自己抓住食物了。

尽量不要晚于10个月,常时间给宝宝吃泥糊状食物,宝宝可能会拒绝质地较硬的食物,造成偏食、挑食。

05 引入手指食物,要注意什么?

由于宝宝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都还不成熟,所以引入手指食物时,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安全,避免窒息风险。

为此,美国儿科学会强调,手指食物应该是质地柔软、容易吞咽、切成小块的。

像苹果、胡萝卜这类比较硬的蔬果,一定要先煮软,然后切成细细的条状或者薄片。

给宝宝吃的小米饼,放在嘴里应该能够融化。

有研究发现,部分婴儿食品在一个小时内未食用,就会吸水受潮,不容易融化,增加窒息的风险。所以我们在给宝宝吃之前,要先放到嘴里测试一下。

宝宝吃的时候姿势也很重要,一定要坐直,不能躺着吃。

此外,美国儿科学会还列出了一些有窒息风险的食物,不建议作为手指食物给宝宝吃。

包括整粒的坚果,葡萄干等干果,整颗的葡萄、樱桃,没有去核的水果,爆米花;

生的大块蔬果(如苹果块)、大块的肉类(香肠、火腿肠),大块的奶酪;

大块的容易黏住喉咙的面包,花生酱,各种糖果(硬糖、软糖、棉花糖)等。

06 手指食物的作用不是吃饱

前面提到,给宝宝吃手指食物,主要是为了锻炼他的咀嚼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还有自主进食能力。它和其他辅食为了吃饱、补充营养的目的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在上下午的点心时间给宝宝吃手指食物,给他一个放松的环境,让他边吃边玩。

不要强迫他吃完,也不要太关心整洁的问题。为了保持干净而剥夺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坚持喂他吃东西,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07 手指食物的选择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些手指食物的选择,给妈妈们做参考。

切成薄片的熟香蕉

熟透的质地柔软的牛油果,切成小粒

熟的桃子、梨切成薄片

切成片或小块的蓝莓

去皮去核、切成片或小块的葡萄、圣女果、樱桃

煮熟,切成小条的南瓜、土豆、红薯(如果是胡萝卜,记得要过油后再蒸,否则影响营养的吸收)

面包或馒头切成小块,去掉硬的皮

煮熟、剪短的面条

切成小块的煮鸡蛋或炒鸡蛋

婴儿泡芙、小米饼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咀嚼、动手能力的增强,我们可以慢慢增加食物的颗粒感,从薄片变成小片,从小丁变成小块,同时增加勺子、叉子、筷子等工具的使用。

能够自己吃饭的宝宝,上幼儿园后也会适应得更好,表现得更出色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