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粲去世後,曹丕親自帶着文武大臣參加他的葬禮,爲了表達對王粲的懷念,曹丕建議大家這樣做,他提議:王粲生前最喜歡學驢叫,一叫就是一整天,爲了寄託哀思,大家都學驢叫,以表懷念,爲此墓地驢叫聲一片,響徹四野,畫面不忍直視,後來這件事情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話來逗樂。魏晉時期的文人普遍有一個怪癖,就是學驢叫,魏晉時期的大文豪,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生平最喜歡學驢叫,時常學驢叫來打發時間,爲此還導致一件事情的發生,雖然你很悲痛名單還是讓人笑的肚子疼。

魏晉時期的文人普遍有一個怪癖,就是學驢叫,魏晉時期的大文豪,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生平最喜歡學驢叫,時常學驢叫來打發時間,爲此還導致一件事情的發生,雖然你很悲痛名單還是讓人笑的肚子疼!


王粲去世後,曹丕親自帶着文武大臣參加他的葬禮,爲了表達對王粲的懷念,曹丕建議大家這樣做,他提議:王粲生前最喜歡學驢叫,一叫就是一整天,爲了寄託哀思,大家都學驢叫,以表懷念,爲此墓地驢叫聲一片,響徹四野,畫面不忍直視,後來這件事情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話來逗樂!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文人都喜歡學驢叫,王粲之所以喜歡學驢叫,是爲了藉此來實現自己的卓而不羣,排遣內心懷才不遇的悲涼,很多文人亦是如此,把自己所有的控訴都寄託在那一聲聲歐啊——歐啊的悲鳴裏,訴諸給別人聽!


此後學驢叫也在唐朝盛行不少詩人,在驢叫聲中發現詩作的聲韻和調子,以此來讓自己的詩作更加押韻,一首詩曾寫道“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對於驢的喜愛是文人圈裏的時尚,倘若你說自己不喜歡驢,都不好意思,在圈裏混!


驢有“四聲”,平,上,去,入,爲根本音調,王粲,孫楚等人均以文,賦聞名於世,肯定也在“四聲”上下了不少功夫,說他們“師驢”也極有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