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感冒之後咽痛,在疏表的藥里加了牛蒡子疏風利咽,發現前段時間的便祕給治好了,驚喜之餘查閱文獻,發現也有跟小編同樣感受的情況。繼續查找之後發現了更多牛蒡子的新用,供大家參閱。

單味牛蒡子治療習慣性便祕

牛蒡子有疏散風熱、解毒透疹、利咽消腫之功。教科書中尚無主治便祕的記載,它治療習慣性便祕的作用鮮爲人知。

2年前,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證爲外感風熱表證的老年患者,餘用銀翹散5劑得愈。後在隨訪時發現其兩年的便祕亦瘥,這一治此愈彼的意外發現,筆者不得其解,推敲銀翹散這張方劑中,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胃經,可能是它的作用。

治療方法:以生牛蒡子(搗碎)15g,開水500ml,沖泡20分鐘後代茶飲服,1日3次。

如治趙某,男,69歲,患習慣性便祕8年,近年來6天排便1次,登廁努掙,大便乾燥硬結如球狀,每次排便需半小時之久,伴有腹脹腹痛,頭暈頭脹,脘悶噯氣,睡眠不安,心煩易怒。半年來,靠蓖麻油、果導、石蠟油、開塞露等藥物維持。患者痛不欲生,曾尋短見未遂。用本方治療30天后,2天排便1次,大便變軟。已隨訪1年,臨牀症狀悉除。

筆者通過臨牀實踐體會到,習慣性便祕多爲脾肺氣虛引起的大腸傳導失職所致。脾爲生化之源,與胃相表裏,主運化,布精微,脾虛則運化無力,糟粕留滯腸道;肺主一身之氣,司肅降,與大腸爲表裏,肺氣不降,則大腸推動無力而成爲便祕。牛蒡子入肺、胃經,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含有牛蒡甙及脂肪油,這些成分具有通便潤腸的作用。臨牀觀察發現,牛蒡子治療習慣性便祕的效果,與中醫辨證分型無明顯關係,各種證型均可應用。且方法簡便,安全可靠,無副作用,患者樂於接受。

牛蒡子治療糖尿病腎病

1991年筆者在治療1例糖尿病並多發性癤腫時意外發現牛蒡子具有降血糖和消除蛋白尿的雙重作用,此後遂刻意重複應用於糖尿病腎病,經手頭資料較齊全的39例病人自身對照分析,證明其效果顯著,故我們認爲牛蒡子是目前中藥治療糖尿病腎病不可多得之佳品。

治療方法:以辨證論治湯劑方送服單味生牛蒡子粉3g,每日2次。

典型病例:宮某某,男,64歲,退休幹部,1995年11月14日入院。

患者於12年前因單位意外事故,連續操勞後出現多飲、多食、多尿及進行性消瘦,當時査血糖16.1mmol/L,尿糖(++++),診斷爲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先後服用消渴丸、D—860、優降糖、苯乙雙胍、二甲雙胍、美吡達、六味地黃丸、湯藥等,病情時輕時重,血糖始終控制不滿意。

2年前自覺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血壓時高時低,間斷性蛋白尿。近1年來出現持續性高血壓和蛋白尿。近半年除血糖略降外,蛋白尿始終未予糾正。目前自覺周身乏力,雙下肢麻木,雙足落地如踏棉感;查體可見形體消瘦,面色白,眼瞼浮腫,步履維艱,舌淡暗胖大邊有齒痕、苔薄白,舌下靜脈粗大迂曲,脈沉澀。查空腹血糖13.6mmol/L,尿糖(++++),尿蛋白(++),血壓22/14kPa,眼底可見新生血管及玻璃體出血。

診斷糖尿病腎病並視網膜、腎臟、周圍神經三聯病變。

辨證:氣虛血瘀,治以益氣健脾,活血通絡,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入院前口服西藥繼服。以上中西藥連用近2個月,除血糖降至10mmol/L左右,雙下肢麻木改善外,尿蛋白未見改善。

1996年1月9日開始加用牛蒡子粉3g,每日2次,沖服。自2月11日尿蛋白(+),間有陰性。3月17日開始尿蛋白持續陰性,於4月18日出院。門診繼續服牛蒡子粉,3個月後隨訪尿蛋白陰性。

牛蒡子用於婦產科急慢性炎症

筆者取牛蒡子清熱解毒之功,將其運用於婦產科臨牀,治療急性乳腺炎、急慢性盆腔炎,效果卓然,茲舉案例報告如下。

例1:李某,26歲,教師。

第1胎產後15天,右側乳房紅腫痛2天,伴畏寒發熱,便結溲黃,惡露量少,胃納尚可。檢查:體溫38.9°C,右側乳房外上象限約6X7cm大小,觸痛明顯,局部腫脹、發紅,界限不清,尚無波動感,伴有靜脈擴張,腋下未及淋巴結,舌紅、苔薄黃,脈數。血檢:白細胞數8.3X10/L,中性0.8。

診斷爲急性乳腺炎,辨證爲熱毒內蘊之乳癰。予以清熱解毒,通絡消腫。

處方:牛蒡子15g,天花粉10g,蒲公英15g,荊芥6g,柴胡10g,絲瓜絡10g,忍冬藤15g,皁角刺10g,赤芍10g,浙貝10g,生甘草6g。

囑其冷敷乳房,停止哺乳,並加人工按摩以助乳腺管暢通,使乳汁排出。服藥2天后,自覺身熱減輕,乳房脹痛大減,胃納略遜。檢查:體溫37.8°C,右乳房稍有觸痛,局部皮膚髮紅消退。遂以上方改牛蒡子爲10g,加山楂10g,續服3天,諸恙盡去,血檢正常。

筆者於1988~1989年期間,曾對9例患者作對照治療,發現用牛蒡子的病例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不但見效快,而且療程短。通過臨牀多年運用觀察,用於急性乳腺炎乳汁淤積期療效顯著。

例2:夏某某,32歲,工人。

下腹脹痛發作1周,伴帶下如膿、量多氣臭,大便祕結,類似症狀1年來反覆發作。生育1胎,人流2次,月經正常。舌紅、苔薄黃膩,脈緩。婦科檢査:外陰經產式,陰道膿性分泌物多,宮頸光,宮體前位偏左,活動略差,正常大小,壓痛(+),左側附件壓痛(+),右側(-)。體溫、血常規檢査正常。

診斷爲慢性盆腔炎,辨證爲溼熱內蘊,熱重於溼,氣機阻滯之腹痛。予以清熱解毒,調氣燥溼,活血祛瘀。

處方:牛蒡子15g,黃芩10g,苦蔘10g,生地10g,柴胡10g,枳殼6g,赤芍10g,絲瓜絡10g,忍冬藤15g,白芷6g,丹蔘10g,生甘草3g。服藥5天覆診,腹痛減輕,膿帶消失,仍擬原方出入,8天后再診,諸候悉消,婦檢無殊。

筆者在臨牀上,根據辨證論治,分別在辨證論治的處方中加入牛蒡子治療急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塊、卵巢炎性囊腫),效果較不加者爲佳。

牛蒡子辛、苦、寒。《本草備要》言其“散諸腫瘡瘍之毒”,藥理實驗證明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顯著抗菌作用,對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驗之於婦產科臨牀,的確效果明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