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11: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瑤 記者 謝甜泉

3天開展5例膝關節置換術;治癒病人4年病痛;填補2項醫學空白……10月23日以來,溫州市委組織部和溫州市衛計委共同選派的援川醫療隊共16名市級醫院專家在爲期一個月的援川工作中,成效突出,得到當地醫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評。

據悉,溫州市首批援川醫療隊跨越2000多公里,分別來到四川阿壩州阿壩縣和南部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四川最西北部地區,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空氣稀薄,氣候寒冷,極度乾燥。初入阿壩縣,鼻出血,頭痛,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便找上了援川醫生們。但他們顧不上長途跋涉的疲勞和高原反應,抵達當天就第一時間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

溫州市中心醫院腫瘤外科副主任顏育祥是這次援川醫療隊的隊長。他介紹說:“這批人有3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專業性比較強,包括內科、外科、兒科、還有口腔科、麻醉、B超、骨科,專業性比較強;第二個特點來的人學術水平都比較高,基本都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學歷比較高;第三個特點這裏黨員比較多,可以起到先鋒模範作用。”

阿壩縣是全國罕見的大骨節重病區,患病人口達9485人。市中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李悅剛到阿壩的第三天開始,就安排了5臺膝關節置換手術。“剛過來就做手術,這裏不比平原,手術消耗的體力非常大,剛上手術檯的時候手術刀都拿不穩,後來經過吸氧才慢慢緩解,接下來的手術,都是術前吸氧,術後吸氧,才克服手術過程。”李悅說。

克服高原反應後,援川醫療隊發揮婦科、病理科、超聲科、腫瘤外科的多學科協作治療,治癒一例反覆腹痛4年的疑難病人。溫州市中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生葉菁華介紹道:“我聯繫了這次溫州來援川醫療隊的超聲科醫生、病理科醫生和腫瘤外科醫生,大家在手術前經過反覆多次討論,發現有剖腹探查指徵,最後發現是卵巢腫瘤合併腸粘連,做了一個婦科和腫瘤外科聯合手術,現在病人術後7天,恢復很好。”患者青措家屬向醫生獻上哈達,青措感激地說:“以前來幾次了沒有確診,這次來了有好醫生,確診了,做了手術,效果很好,非常感謝他們。”

除了疑難雜症診療指導,此次醫療隊還開展學科指導,力求把技術留下來。開展了全院性理論性培訓4次,科室內點對點小講座近百場,爲阿壩醫生進行知識更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醫療隊還填補了阿壩縣醫療的兩個空白。顏育祥介紹道:“這兩所醫院,B超有做,但心超一直沒有開展,這次剛好有個隊員,心超比較專業,帶動了兩個醫院的心超工作。另一個是病理科,這兩所醫院也是空白,我們的病理科醫生在這裏開展了細胞學、組織學的病理檢查,到目前爲止做了三十幾例。”

這次“組團式”醫療專家進駐阿壩尚屬首次。“我們這次來還帶着任務,就是對兩個醫院做一個摸底調查,知道這裏缺什麼,需要什麼,我們把信息帶到溫州市衛計委,爲下一批派遣怎麼樣的人才來這裏,真正起到精準幫扶的作用。”顏育祥對記者說。

據悉,阿壩縣醫院和阿壩縣藏醫院分別與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溫州市中醫院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幫助提升當地醫生的技術水平,規範科室管理制度,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