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後閻忠又說了很多話,大意就是他很看好皇甫嵩,只要他想做,一定可以成事。閻忠算是歷史中的小人物,但他卻敢建議皇甫嵩謀反,還被韓遂逼着做首領,難道他有什麼背景不成。

閻忠到底是何人物?敢建議皇甫嵩謀反,還被軍閥韓遂逼着做首領
皇甫嵩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作戰特別勇猛,史書對他的評價也很高,說他很會體恤士卒,對士兵的伙食也很關注,對部下也特別寬容。韓遂這個人相信很多三國迷應該都比較熟悉,今天之所以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是因爲他們都和一個人有關聯,他就是閻忠。閻忠算是歷史中的小人物,但他卻敢建議皇甫嵩謀反,還被韓遂逼着做首領,難道他有什麼背景不成?
閻忠此人
史料對於閻忠的記載並不多,只說他是個名士,還說他曾擔任過信都縣令。但史料中也曾經提到過一點,說他是個很會看人的人。據說在賈詡還年少的時候,周圍人都把他當一般的少年看,只有閻忠感覺這孩子很不一般,將來肯定是個人才。結果賈詡後來真的成了曹魏的一流謀士,雖說沒有郭嘉等人有名,但卻經常出現在歷史大事件中。
除了以上這些記載之外,其他有關閻忠的記載都是和皇甫嵩、韓遂有關的。和韓遂有關的事情很簡單,就是韓遂曾脅迫當時已成爲前任信都縣令的閻忠做首領,讓他來統帥各部。結果閻忠不從,最終憤恨而死。這裏雖然只有寥寥的幾句話,但從中可以看出閻忠在當時還是有點分量的,這可能就是名士的實力,哪怕做個小官,別人也非常尊敬你。
閻忠遊說皇甫嵩
閻忠和皇甫嵩之間的事情稍微複雜一些,他們兩個人都是西北人,史書中並沒有說閻忠是如何找到皇甫嵩的,只是記載了一些兩人見面之後說的話。閻忠看到皇甫嵩之後,直接對他說:很難得到但又很容易失去的是時運,而時運來了卻沒有成功,那是因爲機會。將軍現在時運和機會都有,卻什麼都不做,不知道以後想如何保全自己呢?
這麼一番話下來之後,皇甫嵩有些反應不過來,他問閻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閻忠回答說:天道無親,百姓與能,意思是說天道沒有遠近,誰都能當天子,這句話說的就很直接了。說完這句話後,他又誇了皇甫嵩幾句,然後說你這麼厲害,卻要侍奉如此無能的皇帝,以後真的出事了你該如何保全自己呢?皇甫嵩說只要盡好本分,不忘效忠,怎麼可能不平安呢?
皇甫嵩的拒絕
皇甫嵩明顯不贊成閻忠的話,然後閻忠拿韓信做比喻,說韓信爲了一頓飯的恩義,放棄了大業,直到臨死時才後悔,這就是放棄機會的後果。之後閻忠又說了很多話,大意就是他很看好皇甫嵩,只要他想做,一定可以成事。如果還是這樣下去,就算他立的功勞多,只要朝中的奸佞們在皇帝旁邊說上幾句讒言,到時候後悔的絕對是皇甫嵩自己。
閻忠的話雖然讓皇甫嵩心裏出現了慌亂,但皇甫嵩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他並不覺得現在的情況能和西漢初年相比較,因爲實際情況差太多了。並且他認爲謀反是件極有可能失敗的事情,所以他還不如做個忠臣,守住臣節。關於讒言一說,皇甫嵩的感覺是無非免了他的職,最起碼名聲壞不了。最後閻忠感覺皇甫嵩是不會用自己的計策了,就很快逃走了。
雖然閻忠是個小人物,但他和皇甫嵩的對話卻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有人認爲閻忠不但看人準,看事也非常準,能夠洞悉時局。那皇甫嵩爲什麼不答應呢?是因爲他缺乏智慧嗎?不是的,因爲他知道自己不是韓信,並且韓信那時候是亂世,而東漢則是一個早已建立的王朝。另外他雖然有兵,但將士們更相信朝廷,所以即便東漢已經衰弱,也不是他可以撼動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