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通俗讲就是身体各种功能的下降,或者由于劳损,或者因为衰老,无论是过度的体力消耗还是心理消耗,都是可以造成气虚的劳损,这些和衰老一样的难以避免,所以气虚就变得很常见了。

黄芪是补气药里的圣药,很多人吃的中药里都用过它。黄芪能做的,就是给这些因为劳损而消耗的细胞、组织器官“充电”,使它们重新恢复活力。

但是,补气的时候还要注意到阴是不是虚,或者说补气药会不会伤阴了。如果补气的药物用得不当时,身体为了提升功能而挖掘潜力,挖掘得过分了就要消耗自己,就要由气虚变成阴虚。所以, 最好的办法是阴阳兼顾,气阴双补,黄芪配枸杞就如此。

黄芪枸杞的做法

用生黄芪10-15克,枸杞20粒,开水冲泡代茶饮

如果平时脾胃虚寒,吃点凉的就难受,可以用炙黄芪,补气的同时兼顾脾胃问题。

枸杞的补阴作用对用眼过度者尤其适合,特别是眼睛干涩,因为干涩睁眼都困难的时候,枸杞泡水的效果比眼药水有效得多,和黄芪配在一起,它的滋阴润目效果仍在,这是这个能量合剂的又一意外收获。

黄芪的功效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食用禁忌

1、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2、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3、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另外感冒发烧时不要服用。

黄芪的食用方法

1、黄芪泡水

黄芪是泡茶的佳品,取生黄芪10~20克,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数分钟,趁热温服。每天服用有补中益气之功效。

2、煎服法

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经常食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还可用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一同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服用效果更佳。

3、煲汤法

喜欢吃烧鸡、烧肉、烧鸭的朋友,不妨在烹饪美食时,放一些黄芪在里面,这是一个不错的食用方法哦,它具有增加滋补的作用,是肉食主义朋友们的最佳食用方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