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午,家住三江侗族自治縣,僅1歲7個月大的小迪在家中玩耍時,誤吞了一枚鐵釘,家人發現後趕緊將其送醫。

經檢查發現,鐵釘已經位移到小迪體內比較深的位置。醫生建議將孩子轉院作進一步治療,於是,家人將小迪送到三江縣人民醫院。

當天下午,小迪被送進手術室。醫生使用胃鏡經過仔細檢查,發現鐵釘卡在彎曲的十二指腸降部,如果病情稍有延誤,尖銳的鐵釘隨時可能造成小腸穿孔,導致嚴重感染,甚至危及孩子生命。

爲了儘量減少對孩子身體的傷害,醫院決定採用微創方式爲孩子取釘。

在醫院內鏡和麻醉等專家團隊的配合下,小迪體內的鐵釘被成功取出,孩子嬌弱的消化道黏膜也未受損。

兒童吞食異物非常多見。小孩子好奇心強,又沒什麼安全意識,經常拿到什麼都要摸一摸,甚至還要塞進嘴裏嘗一嘗……看看他們都嚐了些什麼?

▲一歲小孩將1.4cm電線皮誤吸氣管內

▲一歲小孩誤吞戒指卡在食道入口

▲兩歲小孩誤吞硬幣卡在食道入口

▲吞服了多個螺絲釘合並腸穿孔的小兒在X線下顯影

▲吞服了1個鑰匙的小兒在X線下顯影

兒科專家總結的十大“異物殺手”包括

1.花生                        6.紐扣

2.瓜子                        7.拉鍊

3.硬幣                        8.吊墜

4.筆頭筆帽                  9.電池

5.雞骨、魚刺等           10.髮卡

兒童誤吞異物該如何處理?

如果孩子誤食不明物品,突然出現昏迷、煩躁、神志異常、嘔吐、咳嗽、呼吸改變、發熱等症狀,可能是中毒了,需要馬上送醫院治療。送醫的同時,還應帶上孩子可能喫入的物品,讓醫生判斷屬於哪種類型中毒,好對症下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第一類:誤食酒精、咖啡、香水、沐浴液、洗髮水、香皂、牙膏、面霜、化妝水 (不含酒精) 等,如誤食量少,可以先觀察,如誤食量大,給予牛奶 (或豆漿、蛋清) 或水,嘗試催吐,催吐後緊急就醫。

第二類:誤食常見藥品

果少量誤食如維生素之類的常規藥物,可以讓孩子多飲水,促進藥物稀釋排出;如果大量誤食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可以給予牛奶 (或豆漿、蛋清) 或水,嘗試催吐,緊急就醫。

第三類 : 誤食紙張 、 蠟筆、水畫筆等

如誤食量少,可以先觀察,如有不適,不必催吐,立即送醫院,若不斷咳嗽,表情痛苦,考慮有誤吸可能則緊急就醫。

第四類:誤食外形較爲光整的固體物品,如紐扣、串珠、果核、小硬幣等

若是哽在喉部,可嘗試催吐,若是吞入腹中,可等待於糞便中排出,若是大量吞入腹中引起消化道不適,緊急就醫。

第五類 : 誤食揮發性的液體,如汽油、煤油、香蕉水、指甲油等

不可給予任何液體及催吐,因爲揮發性的液體嘔吐時容易吸入肺部,導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學性肺炎,需緊急就醫。

第六類:誤食殺蟲劑、防蟲劑,如農藥、樟腦丸等

不可給予任何液體及催吐,緊急就醫。因爲毒性強,很快會讓孩子發生昏迷或抽搐,此時催吐極易發生窒息。

第七類:誤食強酸、強鹼物質,如漂白劑、清潔劑、普通乾燥劑等

不可催吐,因爲催吐強酸、強鹼溶液,會造成食道反覆灼傷。

第八類:誤食尖銳的物品,如首飾、回形針、釘子、碎玻璃等

不可給予任何液體及催吐,緊急就醫。因爲尖銳的物品可能會劃傷食道和氣管。

來源丨南國早報、99健康網等綜合

值班主任丨陳韶烽

值班編輯丨黃秀寧

新聞熱線:0771-569012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