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段祺瑞“三造共和”分別發生在: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時期。在平定張勳復辟後,段祺瑞和馮國璋開始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權,皖系和直系的矛盾也逐漸的尖銳起來。

大家好,我們的潔華街邊美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北洋之虎段祺瑞是民國早期著名的軍閥,在清朝滅亡之前,段祺瑞就已經是北洋新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和王士珍和馮國璋並稱爲北洋三傑。
同一直忠於清朝的王士珍不同,段祺瑞一直都反對帝制,在歷史上留下了“三造共和”的美名。
段祺瑞“三造共和”分別發生在: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時期。
辛亥革命時期,段祺瑞被任命爲湖廣總督,負責鎮壓南方的起義軍。段祺瑞在到達兩湖地區後,並沒有立刻對起義軍開戰,反而公開支持“共和”,並且聯合了46名將領上書,要求清朝皇帝立刻退位。
在段祺瑞的推動下,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廢除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帝制。在袁世凱稱帝前帝,段祺瑞曾經五次登門求見袁世凱,反對袁世凱稱帝。在袁世凱稱帝后,段祺瑞沒有接受任何封賞,始終沒有和袁世凱同流合污,甚至選擇離開了袁世凱。
段祺瑞的歸來,提了讓袁世凱極爲震撼的一個條件:
取消總統府機要局、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京畿軍政執法處,實行責任內閣。
從亂世之中悍然崛起的袁世凱正是憑藉着絕對的軍隊領導權才得以上位,如今這一切權利要被漸漸稀釋,甚至被馮國璋完全吞噬。
從這一點上來看,馮國璋的手段其實夠毒辣,也夠刁鑽。
袁世凱病逝之後,黎元洪作爲大總統,段祺瑞做了國務總理。
但是,只要是聰明人都能夠想到,這其實只是段祺瑞在暗中操控,他無法名正言順的承襲大總統一職,因爲曾經的規定就是副總統接任,而黎元洪正是副總統。
袁世凱病死後,段祺瑞聯合其他將領,順利接管了袁世凱的勢力,並且支持黎元洪做了總統,恢復了《臨時約法》。
張勳復辟的時候,段祺瑞在馬廠誓師,僅用了九天就擊敗了張勳的辮子軍,終結了這場復辟鬧劇。
在平定張勳復辟後,段祺瑞和馮國璋開始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權,皖系和直系的矛盾也逐漸的尖銳起來。到了馮國璋去世後,曹錕和段祺瑞大打出手,皖系軍隊一觸即潰,短短五天便被吳佩孚擊敗,段祺瑞也被迫下野。直皖戰爭後,段祺瑞逐漸的淡出政壇,在家裏喫齋唸佛,潛心研究佛學。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後,段祺瑞再次被邀請出山,做了兩年的臨時執政。此時的段祺瑞已經沒有了嫡系部隊,北洋政府的實權掌握在西北軍閥和奉系軍閥的手中。
在1926年段祺瑞被馮玉祥趕下臺,從此之後不問政事,隱居在天津寓所做了一個寓公。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人想要扶持段祺瑞東山再起,段祺瑞保持了民族氣節,拒絕了日本人的邀請。段祺瑞晚年曾經接受《申報》的採訪,在問到日本問題的時候,段祺瑞不僅對於中國戰勝日本充滿了信心,還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擊敗日本帝國主義。
在1933年以後,爲了避免被日本人控制,段祺瑞偷偷搬到了上海居住。段祺瑞爲官數十年,始終廉潔簡樸,晚年的時候經濟困難,靠着政府的接濟度日。
在段祺瑞做總理的時候,一些官員爲了巴結他,給他送了很多貴重的禮物,段祺瑞全都退了回去,就連張作霖送來的東北土特產,段祺瑞都不肯接受。段祺瑞到達上海後,國民政府每個月都給段祺瑞固定的生活費,以表彰他的民族氣節。
段祺瑞一生都清廉簡樸,始終反對帝制,留下了“三造共和”的美譽。晚年的段祺瑞能夠堅持民族氣節,不被日本的威逼利誘所動,更是令人敬佩。
不過段祺瑞也存在一些污點,段祺瑞一直專斷獨裁,曾經制造過三一八慘案。從本質上來說,段祺瑞是一個軍閥,具有一些軍閥共有的毛病,但是段祺瑞也對國家做出了很多好的貢獻。
其實在段祺瑞的心中,他苦苦締造共和也好,真心實意想辦事也罷。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他內心中對於權力的攫取,作爲亂世中的軍閥首領,他所做的一切都有着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出發點,那就是對於權力的極度嚮往和追求。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