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三国志通俗演义》

由于受到史书的影响,再通过各种极富传奇色彩的编导影视作品,活生生把一个出身豪强贵族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塑造为一个布衣寒门。但是只要是对史书有过认真研究的人不难发现,刘秀的出身背景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干净”。


刘秀画像

一、刘秀身世由来

刘秀的身世要追溯到其祖汉景帝。

有一次汉景帝喝醉酒,召幸自己的宠妃,不巧那天她正来月事。程姬不好驳皇帝的面子,就打发唐姓侍女,替自己侍寝,不想怀了龙种,不久就有了个儿子刘发,按道理汉景帝应该非常欣喜,但是由于汉景帝的儿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个儿子生母又出身卑贱,所以汉景帝并不待见这个儿子,只是勉强封他个长沙王。

长沙原是异姓诸侯王吴芮的封地,由于吴芮一生严谨,做事小心周全,长沙交通不便与外界阻隔,才传至五代,苟全于世。不过吴氏在汉文帝后元年间绝嗣,因此封国被废除。把刘发封到长沙,长沙国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物产匮乏,那时候长沙还是南方蛮荒之地,各个方面与北方差异较大,被分封到这里的诸侯王如同被发配边疆,刘发常为此感到郁郁寡欢。


汉武帝时,颁布了“推恩令”,明确规定诸侯王死后,将王位授予嫡长子,每一个王的每任儿子都可以获得比例均等的封地。汉武帝曾经用这种方法来抑制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刘发之子刘买,受封舂陵侯,属于零陵郡。刘买嫡子刘熊渠继位,另次子刘外任巨鹿县官,刘外之子刘仁承袭父位。

汉元帝时,刘仁觉得舂陵阴冷潮湿,蚊虫蛇蚁繁多,上书请求迁入内地。念及同族亲情的汉元帝批准了,舂陵侯国移治到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今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一大家子齐齐整整,举族迁了过去。刘钦乃刘回之子,任济阳县令。建平元年腊月初六,刘钦妻子即将临盆。产妇最惧风寒,当时刘钦所在的县署条件简陋,刘钦考虑到寒冷的条件并不适宜产妇的生产,于是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妻子送进当年汉武帝的行宫,生下一个男孩。

也许是沾了汉武帝行宫的光,有祖德庇护,这个男孩会成为未来延续大汉国祚,大名鼎鼎的中兴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正好那年秋天,县里获得大丰收,有一株嘉禾长了九个穗。《说文解字》中“秀”字解释为:“禾实也。”颇有文学修养刘钦,就给这个儿子起名叫做刘秀。刘钦不久调任南顿县令,在刘秀9岁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正值壮年的他溘然长逝。无依无靠的刘秀只好投奔时任萧县县令的叔父刘良,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最后的时光。


刘秀画像

二、庞大的豪强关系网

同为没落皇族的孩子,刘秀似乎比两百多年后“织席贩履”的刘备境遇要好得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阶级属性,不能光看其自身的实力如何还要结合其所处的宗族背景来综合判断。刘秀表面上是一个布衣,其实却有着十分庞大的豪强关系网。

刘秀的外公樊重,是湖阳县的富豪,“世善农稼,好货殖”,善于经营农场和地业,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同时将300亩的田地打理的旱涝保收,井然有序,作为当地的农业富户,樊重兼营渔业和农副业,颇有当年陶朱公的风范。

外公樊重的大名甚至上了著名的《齐民要术》,也算是别样的名垂青史。“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外公不但经常接济宗族乡里,而且经常免除他人债务。这样耳濡目染的教育下,也为刘秀未来的品格奠定了基础。


东汉疆域图

结语

此外刘秀的姐夫邓晨家中世代为州郡官员其,曾祖父曾任扬州刺史,祖父任交趾刺史,父亲亦是大名鼎鼎的邓宏,曾任豫章都尉。想想看刘秀从小到大,身边都是这些达官显贵,自然对一些寻常百姓见到要顶礼膜拜的小官小吏不屑一顾。

《东观汉记》曾经记载过这样一则轶事,说有一次刘秀在新野拜会姐夫邓晨,二人相伴于途中打道回府时,迎面走来了一队人马,乃是郡里派来的使者官员,按照汉朝的等级制度,白身百姓见了官员一定要下车行礼。但是刘秀并不为所动,十分的不屑一顾,傲气凌人。

这使者如何肯依?连忙怒气冲冲地质问二人为何不予行礼,他二人不愿吃亏,强行狡辩,邓晨竟然扯出谎来说自己是侯府的官吏,刘秀见了姐夫都这么说,于是马上扯谎说自己是江夏派来视察的官员。实则如何肯轻易相信于是让他们将拿出来观瞧,使者半信半疑,让他们拿出印信,两人傻了眼,于是在使者的连声质问中露出了马脚,被使者派人扭送至县里衙门,就将他二人投入狱中治罪但新野宰(即县令)为他们求情,很快就放了出来。这样一位人物能说他是平民后代、布衣之家吗?

参考资料:

《东观汉记》

《齐民要术》

《说文解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