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悟的人,不再跟随这个世界的波动,高兴和烦恼,都可以控制,内心定静,没有起起落落,心如如不动,这就是脱离了苦海。很多人,追求开悟。

我写了几百篇文章,解读国学,重点解读《易经》、《道德经》和《庄子》。
有人问,你开悟了吗?
当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言语。现在想起佛祖“拈花微笑”的典故,突然明了,原来如此。
你开悟了吗?对这个问题,我如是回答。

很多人,追求开悟。这个追求本身,也是一种欲求。
你渴望那只蜻蜓,停在自己的手心,你越努力,那只蜻蜓飞得越远。而你不渴望,怡然自得,那只蜻蜓,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停在你的手心。
这是不追求,不作为。只有放下自己的“我执”,才能进入觉悟的状态,不作为,才能无所不为。

普通人,对开悟有一种幻想,以为开悟会伴随着神通。大道法自然,小道显神通。
神通,不是没有,而是小道。
大道,就是自然,回归本真。
觉悟的人,和普通人的最大区别,是得到自由。这种自由,是不受思维和情绪的束缚。
普通人的心,跟随这个世界波动,时而高兴,时而烦恼,像大海之中的一叶扁舟,起起落落,心不由己,身不由己。
开悟的人,不再跟随这个世界的波动,高兴和烦恼,都可以控制,内心定静,没有起起落落,心如如不动,这就是脱离了苦海。

最干扰人心的,不是外界,而是想法。
当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人会本能地产生恐慌,从而情绪低落,焦虑和不安。负面的想法,困扰人心。
开悟的人,面临同样的处境,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除了理性的应对措施,做当下应该做的事,其它什么都不想,只是耐心地等待,随机而动,顺势而为。

有些东西,是无法谈论,无法描述的。
《道德经》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停止讨论,停止幻想,只是行动,或者不动。如果你能悟到并实践这一步,很多的事情,都可以解决。
只有闭上嘴巴,停止胡思乱想,才能内心明了。
智慧观照,观察时机。顺应时机,或者不动,耐心忍耐和等待;或者行动,不带畏惧,不带幻想,只是纯粹地行动。

心随你动,而不是心随境生。
开悟的人,不受环境和物质所困,可以在空无处,创造自己的自由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