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族人口之所以一直衆多,在世界範圍上人口從來就是排在首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華夏政權的北邊是蒙古高原等苦寒之地,南邊是茫茫南海,東邊是東海與太平洋,西邊有祁連山、崑崙山、天山組成的羣山阻擋了所有想入侵的外敵,而在中原的核心地區,華夏子民,炎黃子孫一代一代的生存繁衍,就成了今天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而從世界範圍來看,強大的羅馬帝國遠離亞洲,強大的漢斯帝國無法跨越高山、沙漠和高原,強大的馬其頓帝國被阻止於喜馬拉雅山,世界上所有強大的帝國都無法進入中原核心地區,也就不能對華夏政權發動戰爭,沒有外部戰爭,華夏的人口就會繼續繁衍。

漢族人口多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爲人口的基數大,基數大出生的人口就多,基數大也意味着人口的增長極爲迅速,而漢族人口基數大的原因就是因爲地理位置。

水是生命的源泉,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發源於水源地附近,中國也不例外,打開中國地圖,你會發現兩條重要的河流黃河與長江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同時貫穿東西,成爲華夏的發源地。

於是遠古時期的人類就在黃河與長江流域附近生存下來,形成一個一個的原始部落,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這些原始部落開始不斷的整合,不斷的戰爭,不斷的兼併,從而形成三個較大的原始部落,一個是黃帝部落,一個是炎帝部落,還有一個是蚩尤部落。

三大部落也是不斷的發生戰爭,同時又不斷的融和,逐漸形成了華夏族的祖先,他們的後代被稱爲炎黃子孫。

人類社會的繁衍是生生不息的,就看有沒有繁衍的條件,以黃河、長江爲中心的中原核心地區也就成了炎黃子孫生存繁衍的地區,這裏有水,有山,有原始森林,有一切生存所必須的物質,當條件充足和允許時,人口就是不斷地繁衍,人口就會越來越多,基數就會越來越多。

在炎黃子孫,華夏子民不斷繁衍的同時,天敵卻很少,除了自然環境,來自於外族的威脅並不多,雖然也有,但與華夏族的人口基數比起來,不是一個量級的。

縱觀整個東亞大陸,生存條件最好的地方在哪裏?就在黃河與長江交錯的中原地區,這裏水草豐美,地大物博,自然條件相對來說非常適合居住,不信你就看看中原的四周,北方是苦寒之地,南方是熱帶叢林和大海,東方是大海,西方是當時無法翻越的高山和高原。

佔據着整個東亞條件最好的中原地區,所以人口就繁衍得快,而地理位置相對的博大,使得人口基數不斷增長。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造成人口大量減少的原因除了極其惡劣的滅亡環境之外,就是戰爭,戰爭是造成人口大量減少的最重要原因,直到21世紀仍是如此,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戰爭,人口的數量就會一直穩定的增長。

戰爭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內戰,另一個就是對外戰爭,華夏曆史上,大一統的時間永遠多於亂世,和平時期永遠多於戰爭年代,所以人口就是一直在穩定增加,比如四百年的漢朝,289年的唐朝,276年的明朝和276年的清朝,都是華夏曆史上的人口高峯,漢朝最高時期人口已經達到6000多萬,這比同時期的任何國家,任何朝代都要多。

漢朝的6000多萬人口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人口大國,與今天的法國與英國人口相差無幾,能在世界上排名前20位,不過那可是華夏兩千多年前的人口啊!

另一個戰爭就是對外戰爭,由於華夏大地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中原民族進行戰爭的多是周邊的少數民族,而沒有外來的強大民族,比如夏商周時期的戎狄,秦漢時期的匈奴,唐朝時的突厥,兩宋時期的蒙古,華夏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是被華夏滅亡,就是被華夏同化變成華夏本身,所以華夏的人口就會增加得更多。

而從世界範圍來看,強大的羅馬帝國遠離亞洲,強大的漢斯帝國無法跨越高山、沙漠和高原,強大的馬其頓帝國被阻止於喜馬拉雅山,世界上所有強大的帝國都無法進入中原核心地區,也就不能對華夏政權發動戰爭,沒有外部戰爭,華夏的人口就會繼續繁衍。

即使是大航海時期,等到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法蘭西這些老牌海洋強國依靠堅船利炮打開華夏大門時,華夏大地的人口基數早已定型,人口衆多已經成爲了現實,基數增大也一直持續。

看看華夏的核心區域的土地面積,相當於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當於整個中東的面積,而美洲的面積雖大,歷史只有兩百多年,非洲更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人類歷史上強大的政權一直是出現在三個地區:東亞的華夏,中東,以及歐洲。人口數量在冷兵器時代,一直是與政權強大成正比的。

正因爲華夏的土地面積較大,可適合耕地面積多,能夠承載的人口就多,人口一多,基數就大,反觀世界範圍,沒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與華夏的面積相比,能與華夏的人口相比,別拿俄羅斯的面積與華夏比,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有三分之一是不能居住的,不能居住自然也就沒有人。

漢族人口之所以一直衆多,在世界範圍上人口從來就是排在首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華夏政權的北邊是蒙古高原等苦寒之地,南邊是茫茫南海,東邊是東海與太平洋,西邊有祁連山、崑崙山、天山組成的羣山阻擋了所有想入侵的外敵,而在中原的核心地區,華夏子民,炎黃子孫一代一代的生存繁衍,就成了今天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