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青島11月14日訊(記者 姜婷 通訊員 畢已賀) 8月份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曾報道過青島婦兒醫院心臟中心泮思林主任進行了國內首例在媽媽子宮內爲孩子進行心臟介入手術。目前孩子已出生,根據病情泮主任再次爲孩子進行介入手術,手術成功,孩子目前恢復良好。同時,泮主任再次爲一名相似病情的胎兒進行了手術。

7月31日,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多學科聯合爲一孕26周胎兒進行了國內首例單中心(醫院獨立完成)的胎兒肺動脈閉鎖介入治療,在胎兒心臟介入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時這也是國內接受胎兒介入治療最小孕周的案例。

宋女士(化名)備孕2年終於盼來了“二胎”的驚喜,然而孕25周的時候“驚喜”卻變成了“驚嚇”。 7月25日宋女士到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進行胎兒系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經產科超聲陳濤濤主任反覆查看,宋女士的寶寶確診爲“右室發育不良綜合徵、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閉鎖”。這一檢查結果令夫妻倆憂心忡忡。於是,他們倆來到婦兒醫院胎兒醫學中心孫越主任診室,希望找到“寶寶”獲救的辦法。

孫越主任向夫妻倆耐心細緻解釋了胎兒病情,胎兒右心室發育不良、肺動脈閉鎖,不做干預可能很難存活。但夫妻二人要求繼續妊娠,強烈希望孫主任能幫幫他們保住自己的孩子。

藉助婦兒醫院“產前產後一體化診療平臺”,孫主任立即聯繫心臟介入專家泮思林主任,進行多學科會診討論。該胎兒在孕中期即出現肺動脈閉鎖,且已發生嚴重右室發育不良表現。泮主任確定該胎兒實施宮內心臟手術的指徵明確,需要儘早手術緩解梗阻,爲右心室發育提供足夠時間。通過專家數次研究討論,最終決定爲其開展胎兒宮內心臟手術。

然而,手術最大的難點是經過孕婦腹壁、子宮壁、胎盤、羊膜腔、胎兒胸壁、右心室遊離壁到達僅僅3mm左右的右室流出道不容許有絲毫偏差與失誤,且只能一次成功,不然只能功虧一簣危及胎兒生命。目前國際上能施行該手術的醫院不超過10家,技術成功率爲77%-81%,胎兒死亡率爲11%-19%。至今國內完成該項手術胎兒寥寥幾例。一系列的難題擺在了婦兒醫院醫護人員的面前。

接下來1周時間內婦兒醫院相關學科進行了多次討論,結合國內外經驗,制定了詳細的流程和方案。

7月31日,宋女士被送入介入手術室。但牀旁胎兒超聲提示胎兒處於枕後位,小傢伙基本上是趴在媽媽肚子裏,無法進行手術。在孫越主任指導下,宋女士在長達7小時時間內不斷變換體位,採取胸膝臥位、左右翻身等動作,結合外倒轉術通過手推調整胎兒,甚至藉助音樂刺激,小傢伙終於不負衆望調整到了最佳位置,手術正式開始。

在超聲科陳濤濤主任全程精確引導下,穿刺針逐層穿刺進入肥厚狹窄的右室流出道,針尖停留在肺動脈瓣下。即刻泮思林主任採用我院倡導的“雙導絲法”迅速將2根細如髮絲的導絲打通穿過肺動脈瓣,並順利將穿刺針推送至主肺動脈,球囊擴張後立即拔除穿刺針及導絲,孕媽媽生命體徵穩定,術後胎兒超聲示三尖瓣反流速度降至術前的一半、減壓成功,胎心率(律)穩定,手術成功!整個手術過程持續約15分鐘。正是這短短的15分鐘,完全逆轉了小傢伙的命運。術後甦醒的宋女士在獲知這一驚喜後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所有的付出都獲得了回報,手術團隊的每個人在安慰她的同時又何嘗不是激動不已。目前,手術後的寶貝和媽媽狀態穩定,接下來小傢伙在宮內將接受我院心臟中心及產科專家的密切隨訪。

至此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胎兒心臟介入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成爲國內首例單中心成功完成胎兒肺動脈閉鎖介入治療的單位。目前國際上僅有不到200例接受胎兒心臟介入治療的病例,最小的22周,最大的32周,該案例也成爲國內胎兒心臟介入治療的最小26周。

小知識:

多數胎兒先天性疾病出生後可手術治療痊癒,但是某些疾病,如胎兒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閉鎖在胎兒期疾病進展迅速,嚴重者將引起嚴重右心發育不全,失去出生後存活的機會或僅能進行單心室救治,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胎兒肺動脈瓣膜成形的宮內治療技術難度極高,國際上僅有少數胎兒醫學中心開展,國內僅有3例通過多中心合作開展該技術的報道。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在院長、心臟中心首席專家邢泉生教授倡導下,近十年積極開展產前產後一體化治療模式,大大提高了複雜危重心臟病的治療成功率。良好的多學科合作模式、出生缺陷分級預防模式,近期也吸引了國家衛健委婦幼司領導、專家現場考察“青島模式”,給與了高度評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