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放棄月薪2萬的工作,做了一名自由職業者”

作者:Nico拉斯·柴

來源:土土土槽(ID:xtutux6)

文章轉載已獲授權,特此感謝

導讀

可能你會看到各種各樣關於自由職業者的消息,但今天只想分享這一位,他的轉變之路可能會對你有一點點的啓發。

今天的文章是一名讀者Nico拉斯·柴的投稿。今年10月,Nico拉斯·柴辭去了工作3年多,月薪2萬的工作,正式成爲了一名自由職業者。

在這篇文章裏,你可以看到一名普通上班族決定成爲自由職業的過程中,會經歷哪些思考,做出哪些準備。

成爲自由職業者後,Nico拉斯·柴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了一些建議,給那些正在糾結是否要放棄本職工作,成爲一名自由職業者的人。

以下是正文,希望她的經歷和思考對你有用。

2018年10月,我離職了。

實話實說,我想了好久才寫出這封辭職信,不是糾結於是否要辭,而是在想怎樣才能寫出一封能火的辭職信(手動不好意思)。

當然了,最終的這封信也不怎麼樣,畢竟“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字少情懷大,確實是難以超越啊。

1

先說說我的工作吧。

我是2015年8月入職的,一直工作到今年10月,3年多的時間,我從普通的培訓師到培訓經理,再從培訓經理到研發經理,幫公司開發了一套全新的教學系統,算是功德圓滿了。

雖然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但是我發現自己已全然沒了繼續做下去的熱情。

過去3年間,我一共向老闆提過3次離職。

第1次,我吐槽了管理混亂、施展空間小、成就感低等一些問題,領導開解了我一番,並承諾解決一些問題,還給我放假2周勸我留下。於是我出去玩了一圈,回來接着工作。

第2次,我十分鄭重地再次指出了公司日趨混亂的管理問題,並表明了自己要走的決心。領導堅決不放我走,再次給我放假2周,讓我先去散散心,他來解決問題。

我又出去玩了一圈,回來後,不僅升職加薪,成爲了研發經理,還帶領團隊從無到有地開發了一個集教、學、練和教務功能於一體的app。

這是3年中我工作最賣力的一段時間,差不多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動力來源於教育者的良心,畢竟這是要在課堂上給孩子們用的東西,糊弄不得。

而公司給我的動力卻總是反向的,對設計理念的討論從研討變成爭辯再變成大吵,我的耐心在一點點消失。

第3次,也是最後一次,我不想再指出公司的任何問題了,我對領導說:

“任何公司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問題,而問題總有解決辦法,就看願不願意解決了。我不想再爲公司解決問題了,且不想再爲任何公司解決問題。”

這一次,我什麼都不想再說,只想離開。從領導有點無力的挽留語中,我看出這番話的殺傷力足夠大。

終於,我只用了一個星期就辦好了離職手續。

看上去辭職得爽快,但說不糾結是假的。

過去3年間,我的工資從試用期的5000,到轉正的7800,到9000,再到15000、18000、20000。

在少兒英語培訓行業,月薪2萬的研發經理算是還不錯的待遇。要放棄可觀的收入,面對可能會出現的零收入,我曾經糾結過一段時間。

但是面對別人的勸誡和自己的擔憂,我總會說:

“時間和未來的可能性是無價的,如果利用上班的這段時間去做真正喜歡的事,我可能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更何況,上一輩子班也賺不了多少錢啊。”

每當說到這兒,勸我的人都會被“上班賺不了多少錢”這一事實刺激到不再說話。

就這樣,我給自己的過去3年畫了一個句號,準備開啓新的篇章。

2

當然,在正式做出這個決定前,我做了很多思考,和很多朋友交流過,也上網尋找了答案。

前前後後,拖拖拉拉,糾結了幾個月的時間,最終權衡好了利弊,才鼓足勇氣踏出了這一步。

下面是我的“To be or not to be”清單,我把自己能做的、想做的事都列了出來,並寫上了如何做的大致思路,判斷預計收益、勝算,羅列優缺點。

點擊放大查看

這麼一列,我意外地發現,自己能做的事還挺多,有的是可以維持生計的飯碗,有的是可以支撐夢想的棒棒糖。

對我來說,敢於做自由職業者的底氣來自於我曾是一名英語老師。我個人認爲英語老師是很好找工作的,我待過4家公司,每次跳槽找工作都很快。

所以我有後路可以退,沒錢了可以做兼職老師,或者去找全職工作也可以。

這是給想從事自由職業的朋友們的第一條建議:給自己備一條後路,這樣哪怕一開始底氣不足,也不會輕易退縮。

有了後路之後,更爲重要的是:明確自己想做什麼,可以做什麼。自由職業不代表閒待着,所以我們要想好做什麼。

可以從自己的特長、愛好、圈子等角度入手,任何想做的事、能做的事,都可以百無禁忌地先列出來。然後再根據這些事情執行的難易程度、週期、回報率等,判斷是否值得去做。

按照上面的方式篩選一輪後,再將保留下來的事,排個先後順序,先做哪個,後做哪個,或同時做哪幾個。

排序的時候,可以把能帶來即時利益的,或短期能見利的事情往前排。因爲多數人在剛開始從事自由職業,失去穩定的月收入後,都會有點不安。這時如果短期能見錢,心理感受會好很多,哪怕錢不多也是個鼓勵。

比如我在表格中寫了可以做外賣,一來是喜歡做美食,二來是可即時見利,每賣一份就是一分成就感。

3

另一種建議是,如果存款足夠堅持一段時間,不着急賺錢,那麼就把時間省出來先做最想做的事。畢竟熱情也是有存續期的,趁着壯志正足,一鼓作氣,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個人的選擇是後者,辭職後我創建了一個英語教育類的公衆號(Wonder English),並開始認認真真地寫文、配圖、做視頻,雖然剛剛起步,關注量極少,但是信心和幹勁都十分充足。

如果你也有一張豐富的表格,既包含長期可做的事,又包含短期見利的事,那麼你就可以更認真地思考要不要成爲一名自由職業者了!

爲什麼不是立即就開始做呢?因爲你還要確定自己是否有一定的積蓄,可以支付一段時間的房租、生活費、創業投入等。

先不要考慮自己可能會賺到什麼錢,一來這樣算更保險,二來是一旦自己賺了錢,喜悅感就更強了。

我按照零收入的情況做了一個預算表,除去股市套着不能動的錢(想起來就哭唧唧),餘下的可以支撐自己一段時間。有了積蓄的支持,我纔敢於先做公衆號,而不是做外賣,這對排序具有絕對影響力。

4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根據對自己的瞭解,判斷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律。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很多人談自由職業、談創業,都提到了自律是成敗的關鍵。

想來確實如此,我從不覺得誰誰誰是我的對手,自己最大的對手永遠都是自己!比如減肥這件事,我做了快30年的小胖子,一直唸叨着減肥,但從沒成功過,就是因爲管不好自己。

爲了驗證自己能否自律,我嘗試做了幾個月的自我管理。白天上班時,我會在記事本上羅列出今天要做的工作,估算用時。如果有空閒,我就給自己安排幾件別的事做,比如學會兒英語、研究研究自由職業等。

晚上回家後,我也會列出自己要做的事,運動、彈鋼琴、看書、訓狗等。每天打卡,認真監督自己。

開始的時候,晚上容易因爲玩手機、看電視時間太長而捨棄了運動。有時也會因爲覺得今天心情不好,就想躺着,而什麼都不做。

慢慢的,我看着自己的記錄本,對自己進行獎懲,逐漸變得自律了起來,能夠不找藉口,不貪戀玩樂地完成自己設定的任務。

拿彈鋼琴這事來說,剛開始我只用幾百塊錢的手卷鋼琴練手,我對自己說,如果能堅持2個月天天彈,就給自己買電鋼琴。

剛開始左右手特別不協調,看着曲譜一行一行地練,每行都要彈上好幾十遍才能熟練。

但我沒放棄,堅持用手卷鋼琴練習2個月後,我按照承諾給自己買了一臺電鋼琴,現在已經彈電鋼琴一個多月了,大部分曲子我看着曲譜彈幾遍就比較熟練。

所以,如果你想做自由職業,先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在規定時間內執行。如果每一項都能順利完成,確定了自己能做到自律,再開始你的自由職業之路。

說了這麼多,最後,我再總結一下我認爲做自由職業者必須要做到的幾點:

有後路可以退;

有多件事可以做;

有短期可見利的事;

有足夠支撐一段時間的本錢;

有嚴格自律的好習慣。

希望每一個夢想成爲自由職業者的人都能美夢成真。

Nico拉斯·柴

*公衆號來源“土土土槽(xtutux6)”,都市青年生活記錄,給你100種不上班的理想人生。

文章原標題:“我爲什麼放棄月薪2萬的工作,做一名自由職業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