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二部有望問世的消息,心裏還是一陣激動,相信很多團長粉也是這樣的感覺。

於是又翻出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重溫了一遍。激動的心情慢慢平息,甚至有些低落,因爲目測第二部想要達到第一部的水準實在是太難了。

從劇情到製作,從主創到演員,有太多要達成的條件。

先來看看已經提上日程的新劇。

新劇已經在廣電總局備案,劇名初定爲《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

團長粉對它最大的期望,就是別狗尾續貂。

《我的團長我的團》之所以能夠成爲經典,有幾個因素是至關重要的,即導演、劇情、主演和那些各有亮點的配角。

《戰至終章》的劇情是第一部的延續,這部分劇情在書上有寫完,但是在《我的團長我的團》沒有拍出來。也就是孟煩了在遠征軍那場戰役之後,到第一部片尾孟煩了回到祥達之前,這段時間裏發生的故事。

如果按書中的內容拍攝,龍文章還會出現,但不會是主線人物,故事的主人公切換爲孟煩了。但《戰至終章》的內容提要裏,隻字未提龍文章,應該是徹底下線了。

在劇中,炮灰團的娃們不怕死,怕的是死後無名,更怕連幫他們收屍的人都沒有。這個是現實的寫照,那些爲國遠征的勇士們籍籍無名,後人只能讓他們共用一塊英雄紀念碑,康洪雷和蘭曉龍深受震撼,於是有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們未能得知現實中勇士們的名字,只能寄情於劇中的那些鮮活角色,並將他們的名字一一記下。死啦死啦龍文章、小太爺孟煩了、獸醫郝西川、張迷龍、不辣鄧寶、要麻李四福、蛇屁股馬大志、克虜伯時小毛、豆餅谷小麥、阿譯林譯、喪門星董刀、康丫康火鐮…

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只是爲了保家衛國成爲了戰士。那時怒江裏流的不是水,而是他們的英雄血。

南天門一戰之後,他們所剩無幾。剩下的人因爲背叛而心灰意冷,他們不再害怕死於無名,因爲哪怕是無名而平靜地度過餘生都是奢侈的。

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他們頹廢過、慫過,也悍勇過、拼命過,而我們則是爲他們笑過也哭過。即使只是讓他們湊一起開場聯歡會,連出四十集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那些活着的炮灰團成員,想必會隨着龍文章下線而下線。如果這是如此,那麼對團長粉來說,無疑是一個暴擊,因爲團長粉最牽掛的莫過於他們了。

再者,第二部的劇本發揮空間已經有限了。

《我的團長我的團》對那段鮮爲人知的歷史的真實再現,也是許多團長粉將其奉爲經典的原因之一。第二部的主演劇情是解放戰爭,關於解放戰爭這段歷史大家如數家珍,而且拍攝起來條條框框勢必會比前一部多出很多。

目前關於《戰至終章》的主創,包括導演、編劇和主演,都沒有相關的消息。

導演康洪雷、編劇蘭曉龍、主演張譯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但是如今想要將他們集齊,我看懸。

即使是集齊了,他們拍攝《我的團長我的團》時的激情和熱血到現在還剩多少呢,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已經足以將康洪雷和蘭曉龍的滿腔熱血傾訴一空。

那時劇組從導演到每一個演員,可以說是全情投入,在深山老林穿着汗味瀰漫的破衣服,全身髒兮兮的拍攝每個鏡頭,樂在其中。現在能如此這般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的劇組寥寥無幾,否則國產劇也不會一直是觀衆不待見的存在。

至於那些演員們,除了段奕宏、張譯等三兩個主演活躍在一線,其他演員幾乎都成爲了激起一時漣漪的石子,在影視圈這口深潭裏漸漸沉了下去。

找到他們容易,找回當年的感覺恐怕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