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社會趣聞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抗戰片是國內一個主流的類型片。
因爲“抗戰”是我國近代史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所以很多影視劇都把題材設定在抗戰上。
但近幾年好的抗戰片卻很少,相反以前的抗戰片卻更加精彩。
比如2009年,距今已有十年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每一集的片頭曲完結部分,都會打出“我們永遠懷念爲本劇獻出生命和鮮血的戰友們”的字幕。
《我的團長我的團》在拍攝期間有過傷亡事件,所以纔有這段字幕。
而除了那些爲本劇獻出生命的人,故事中刻畫的,那些逝去的戰友們,也讓人很懷念。
因爲他們是一起喫白菜豬肉燉粉條的弟兄,也是從緬甸一路扶攜到禪達的兄弟。
第一個犧牲的,是李烏拉,原東北軍排長。
他是收容站裏最沒有骨氣的潰兵,喜歡喫白食。
但這樣的設定是有含義的。
918後,東北就淪陷,他是離家最遠,最久的人。
而之後,在緬甸,李烏拉被日軍當作練槍的活靶子,身中十幾槍,最後血流乾而死。
第二個犧牲的,是要麻。
在英國人知道龍文章帶的這支軍隊是不存在後,英國人放棄了機場,龍文章也放棄了機場。
龍文章帶着剩下的兄弟一起回家,在路上遇到日軍的伏擊。
日軍躲在樹上,佯裝鳥啼聲,要麻被日軍發出的布穀聲吸引走上前頭,被一槍打穿鋼盔,正中頭蓋骨而死。
要麻是收容站裏唯一的四川人,也是川軍團最後一人,和湖南人不辣是好朋友,是豆餅的義哥。
要麻死後,真正的川軍團就真的全打光了。
第三個犧牲的,是康丫。
龍文章帶着一千號散兵從緬甸回禪達,在剛到禪達,日軍突然來襲,龍文章帶着他的一千人留守江對岸,抗擊日軍。
這是龍文章第一次南天門戰,從緬甸一路過來的一千號散兵幾乎命喪於此,最後成功回家的只有12人。
康丫也死於此,煩啦把康丫埋在南天門,可在竹內聯山修築南天門工事時,康丫的屍體被丟進江裏餵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康丫死了也沒能和自家兄弟埋在一起,大家都是離家的人,但康丫死了卻沒能回家。
第四個犧牲的,是獸醫。
獸醫,重建的川軍團裏年紀最大的人。
在沙盤演練,龍文章打敗虞嘯卿,讓虞嘯卿的渡江總攻計劃無限延期。
之後獸醫突然死在日軍的炮火裏。
獸醫的死,龍文章要負一定責任。
因爲之前龍文章無視規則,隨意對江對面的日軍開炮,而且每日都會打上日軍一兩炮,日軍也效仿龍文章做法,無視規則,隨意打炮,獸醫就突然死在敵人的炮火裏。
獸醫的死雖然很可惜,但堅定了龍文章要打南天門的信念。
第五個犧牲的,是豆餅。
豆餅,川軍團裏年紀最小的人,19歲。
在剛上南天門,龍文章他們被日軍發現,豆餅被迷龍用作重機槍架子,讓豆餅手抱重機槍,一輪子彈打完,豆餅被機槍巨大的子彈聲穿破耳膜,神志不清最後滾下怒江。
在第一次南天門戰,豆餅從怒江死裏逃生。
只是這次,豆餅沒有那麼幸運。
第六個犧牲的,是蛇屁股。
蛇屁股是川軍團的廚師,隨身總帶一把菜刀,也是廣東人,所以總說煲湯,說的普通話帶有很明顯的廣東口音。
在最後的南天門樹堡守衛戰,蛇屁股被日軍俘虜,之後死在南天門。
蛇屁股的犧牲是有意義。
虞嘯卿說要兩天後攻上南天門,但兩天後虞嘯卿還是沒有攻打南天門。
蛇屁股就成了犧牲者。
蛇屁股的犧牲是諷刺虞嘯卿,諷刺唐基。
最後一個犧牲的,是馬克沁。
馬克沁,是從緬甸開始加入龍文章一夥,因爲個子高大強壯,所以是川軍團的重機槍手。
和蛇屁股一樣,也是死在最後的南天門樹堡戰。
在搬運一箱物資時,馬克沁被日軍開槍射死。
馬克沁的死也是有意義的。
苦守樹堡的人缺乏食物和水,美軍空投物資,他們走出樹堡,在日軍的炮火裏搶來一箱物資,爲此犧牲了馬克沁和聯絡官老麥。
可最後犧牲幾條人命換來的物資居然是一箱石墨。
除了這些比較重要的,還有一些特別配角,比如泥蛋、小書蟲子、何書光、張立憲。
泥蛋是被龍文章從虞師挖過來的牆角,也是一名老兵。
龍文章到江對岸接煩了爹媽時也帶上泥蛋,第二次攻打南天門,泥蛋也在其中,最後死在地道里。
小書蟲是一名學生,在禪達無法加入川軍團,還被龍文章揍了一頓,之後獨自渡江,成了和順的紅軍,和日軍打游擊戰。
在龍文章到和順時,他們救了龍文章,最後爲了掩護龍文章回去,小書蟲和他們的小隊一起犧牲。
張立憲、何書光,是虞嘯卿的劉關張兄弟。
張立憲是918後跟虞嘯卿,何書光是盧溝橋事變後跟虞嘯卿。
他們有很深的情誼,而虞嘯卿更是張立憲、何書光的信仰。
但在最後苦守南天門樹堡,張立憲、何書光的信仰接連破滅。
張立憲死於日軍的毒氣,何書光被子彈打死。
他們的死,也是爲了諷刺虞嘯卿。
劇中這些逝去的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價值。
回看《我的團長我的團》,就如字幕說的一樣,
“我們永遠懷念爲本劇獻出生命和鮮血的戰友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