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是中国爱情诗歌中较古老主题,也是常见的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伯兮》、《卷耳》等篇,多以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在特定时代环境、社会条件和生活境遇下女性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在唐代这个诗歌全盛的国度,亦有不少诗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闺怨诗,反映当时普遍深刻的社会内容,思妇曲折丰富的心理。如王昌龄的名篇《闺怨》。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凝妆:盛妆。

悔教:悔使。

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又写她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盛装打扮后登上翠楼赏春的情形,活画出青春女子天真烂漫的憨态。其中“不知愁”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情态。这里的“不知愁”是为“悔”作铺垫,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好像真的不知愁。接下来“忽见”一词,轻轻一转,于不经意处翻出“陌头杨柳色”。眼前所见的杨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此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悔教夫婿觅封侯”写少妇的突然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最后一句的“悔”字为画龙点睛之笔,将登楼前的不知愁和登楼后的深知愁融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

全诗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又说她“悔”,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不愧为闺怨诗中上乘之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