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是中國愛情詩歌中較古老主題,也是常見的題材。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伯兮》、《卷耳》等篇,多以思婦爲主要描寫對象,表現在特定時代環境、社會條件和生活境遇下女性複雜矛盾的心理狀態。在唐代這個詩歌全盛的國度,亦有不少詩人以此爲題材,創作了大量閨怨詩,反映當時普遍深刻的社會內容,思婦曲折豐富的心理。如王昌齡的名篇《閨怨》。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是一首閨怨詩,描寫了上流貴族婦女賞春時心理的變化。

凝妝:盛妝。

悔教:悔使。

標題爲“閨怨”,一開頭卻寫“閨中少婦不知愁”,緊接着又寫她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裏盛裝打扮後登上翠樓賞春的情形,活畫出青春女子天真爛漫的憨態。其中“不知愁”寫出了女主人公天真爛漫、富於幻想的情態。這裏的“不知愁”是爲“悔”作鋪墊,採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

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妝打扮之後,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好像真的不知愁。接下來“忽見”一詞,輕輕一轉,於不經意處翻出“陌頭楊柳色”。眼前所見的楊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此句是全詩的轉關。女主人公由開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的變化,主要原因是“忽見陌頭楊柳色”。女主人公觸景生情,看到陌頭楊柳色,聯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獨寂寞、對夫婿的思念和擔憂,一時湧上心頭,自然而然產生“悔”的心理活動。“悔教夫婿覓封侯”寫少婦的突然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最後一句的“悔”字爲畫龍點睛之筆,將登樓前的不知愁和登樓後的深知愁融匯在一起,形成強烈的反差。

全詩開頭寫少婦“不知愁”,後面又說她“悔”,採用先抑後揚的寫法;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不愧爲閨怨詩中上乘之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