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地以“为视障人士找回另一双眼睛”为宗旨,目前,已培训出138余只导盲犬,供全国各地的视障人士免费使用。为此,2019年4月24日,国际导盲犬日,大连板桥-美尼旺株式会社邀请日本知名导盲犬眼科专家小林由佳子在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进行义诊活动。

其实我也想做一只被人类宠爱的狗狗,但是我有更伟大的使命......

——导盲犬

导盲犬珍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第一只走进大众视野的中国导盲犬。

其实,珍妮并不是中国第一只导盲犬,它于2011年毕业于中国大连导盲犬基地,是中国第18只导盲犬。

珍妮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它伴随视障人士陈燕生活的过程中,曾经多次在公共场合被拒绝进入,光是在家门口的天通苑地铁站,就被拒绝过11次。也因此上了报纸头条。

距离2011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8年时间,这些年中,也正是珍妮与陈燕的努力,大家对导盲犬的认知开始有了清晰的认识,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与导盲犬相处。

今天,是国际导盲犬日 ,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

被定为这个日子。

旨在希望更多人关注视障人士和导盲犬。

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的眼睛,它们的一双眼睛是在为两个生命看世界。

作为一种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工作犬,导盲犬性格温顺,没有主人的命令,不会有动作,也不会发出声音。一只导盲犬从穿上“工作服”的那一刻开始,就成为盲人的眼睛,背着“导盲鞍”在黑暗与光明之间为主人摆脱困扰。

但是,当导盲犬的眼睛出现疾病、视力下降等情况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走路跌跌撞撞、更依赖嗅觉等症状,却是盲人很难察觉的,极其造成安全隐患。

为此,2019年4月24日,国际导盲犬日,大连板桥-美尼旺株式会社邀请日本知名导盲犬眼科专家小林由佳子在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进行义诊活动。

导盲犬“土豆”今年6岁了,2013年在中国导盲犬培训基地毕业后,便跟随张女士在北京生活服务。此次义诊中,“土豆”被诊断出右眼虹膜囊肿及左眼轻微白内障。

眼科专家向张女士解释,这个问题暂时不会影响到土豆的视力和对张女士的生活引导,但每年“土豆”都要按时体检,一旦病情进展,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义诊现场,专家使用裂隙灯、眼压计、眼底相机、视网膜检测仪等专业设备为12只导盲犬开展视觉检查、眼前节检查、眼内检查以及眼底检查。

狗的眼睛与人眼结构相似,也容易出现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外伤、泪液分泌不足等眼科疾病,每年也会有像“土豆”一样的导盲犬在义诊中查出轻度白内障、轻度青光眼等问题。

据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工作人员韩芳介绍,截至2019年4月底,共有167只导盲犬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毕业。目前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服役。

这并不是大连板桥第一次关爱导盲犬的眼睛。

大连板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孙政基总经理告诉眼视光观察: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2013年为国家级贫困县-贵州习水捐献了近40万元的高端人工晶体,帮助当地12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2014年底,大连板桥公司正式开启导盲犬公益捐赠十年百万计划,并向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捐赠首期善款共计人民币10万元整,用于缓解基地经费短缺难题,帮助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除每年为导盲犬基地捐献10万元外,同时还积极组织公益高尔夫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及上市公司高管参观基地等多个公益活动,以帮助基地得到社会更多支持。截止目前,公司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捐款已超百万元。

关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5月15日,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批准,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建。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能够在导盲犬的繁育、培训、应用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性指导的非营利性导盲犬培训机构。

2004年10月,以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动物行为学博士王靖宇教授为首的团队开始了导盲犬在中国培训与应用的研究。基地以“为视障人士找回另一双眼睛”为宗旨,目前,已培训出138余只导盲犬,供全国各地的视障人士免费使用。但这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我国残联报告指出:全国视力残疾人数已达1140万,低视力患者更高达800万。每年申请导盲犬的视障人士约为5万。除大连基地外,国内仅有几家导盲犬培训基地,国际上规定,一个国家只有1%之上的盲人使用导盲犬时,才能称之为导盲犬的普及,所以,我国导盲犬的训导工作任重道远。

来源 | 大连板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撰文 | 邓爽 值班编辑 | 薛琪 总编 | 张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