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

周麗君 易車研究院首席分析師

李懿欣 易車研究院行業分析師

前言

2020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終端銷量僅有320萬輛,同比大跌38.52%,絕大多數車企的一季度完成率僅有15%左右。在剩下的三個季度,車企爭分奪秒“補量”在所難免。

4月少部分車企銷量已出現同比增長,5月中國疫情漸進尾聲,再加相關政府陸續放寬限制與刺激消費,汽車行業正迎來強勢復甦,“五一假期”多數4S店人頭攢動,爲車企積極“補量”營造了不錯的環境。但“後疫情車市”充滿變數,更多用戶會重新決策,對車企的節奏把控與彈藥儲備提出更高要求。

易車研究院基於用戶,圍繞“就業、收入、消費、購車”主線,共梳理出十二條“補量”通道,整體看“補量”的空間還是挺大的,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車企,且非常緊迫。

由於“補量”任務重、時間緊,自然會對車企的運營效率、財力儲備等提出更高要求,意味着管理更完善的強勢車企,極有可能在“補量”階段越戰越勇。後疫情車市的“補量”之爭,將成中國車市優勝劣汰的加速器 ,預判2020年中國乘用車TOP20終端銷量集中度將突破80%,TOP10將突破60%。

爲了有效應對疫情衝擊,更好抓住市場長期機遇,建議車企“戰略前移”。

報告正文

疫情衝擊車企年度銷量目標,後疫情車市“補量”在所難免

2019年底2020年初不少車企躊躇滿志,掄起袖子準備在2020年打個翻身仗或大幹一場,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徹底打亂了大家的戰略部署。2020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終端銷量僅有320萬輛,同比大跌38.52%,其中受衝擊最嚴重的2月,僅有20萬輛,同比下滑高達78.01%,絕大多數車企的一季度完成率僅有15%左右。雖然期間長城等部分車企主動調低了銷量目標,但如何實現銷量突圍仍是今年總部、大區等各級銷售老總的“緊箍咒”。3月疫情快速好轉,車市銷量反彈至107萬輛,在今年剩下的三個季度,車企爭分奪秒“補量”在所難免

中國疫情漸進尾聲,車企急需搶奪“補量”先機

2月中國疫情快速蔓延,但在中央堅強領導下,3~4月快速好轉,消費恢復。4月29日北京市政府宣佈“4月30日零時起北京應急響應下調爲二級”消息之後的半個小時內,去哪兒網平臺的北京出發機票預訂量較上一時段暴漲15倍,度假、酒店等其他旅遊產品搜索量也上漲3倍。消費恢復勢頭惠及汽車行業,4月少部分車企銷量已出現同比增長,5月中國疫情漸進尾聲,再加相關政府陸續放寬限制與刺激消費,汽車行業正迎來強勢復甦,“五一假期”多數4S店人頭攢動。各種利好因素,爲上汽通用、上汽大衆、北京現代等急需搶奪“補量”先機的主流車企創造機遇

超40%用戶推遲購車,2020年中國乘用車核心戰場在“後疫情車市”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劇烈衝擊正常購車計劃,據易車研究院調查發現,2~4月的潛在購車羣體,不到30%願意按原計劃完成購車,超14%表示會放棄購車計劃,上述數據與一季度車市銷量同比大跌38.52%交相輝映。核心亮點是在2~4月的調研數據中,有超40%的用戶決定推遲購車,佔大頭,再加多數購車決策會在一兩個月完成,不排除二季度的中國車市,出現一定規模的購車小高潮現象。另外在新增意向用戶的2020年購車調整計劃中,超60%更傾向大品牌,超50%準備更換意向車型/品牌,超40%有降低購車預算的意願。5月起中國乘用車市場將進入“後疫情階段”,廣大車企2020年的瘋狂“補量”與大決戰纔剛剛開始,且“後疫情車市”充滿變數,更多用戶會重新決策,將給車企創造更多“補量”機會,並對車企的節奏把控與彈藥儲備提出更高要求

本“補量”報告基於用戶,以就業-收入-消費-購車爲主線

如何搶奪“後疫情車市”先機的分析角度有很多,包括政府層面的刺激政策、車企層面的補貼措施等,本“補量”報告基於用戶,以就業-收入-消費-購車爲核心主線。這是分析車市最基礎、最原始,也是最堅挺的一條線,哪怕短期預測有偏差、有波動,最終都得迴歸到這條基準線

疫情降低人員流動與沿海就業率,助力車企挖掘留鄉與返鄉等回鄉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年初疫情對我國就業形成較大沖擊,尤其是打工羣體。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農民工外出務工數只有1.2億人,比去年同期減少5000多萬。由於四五線等低級別城市是人口輸出的重點,佔了車市銷量的大半,一旦進入“後疫情車市”仍有大量農民工等滯留老家,客觀上有助於車企挖掘留鄉與返鄉等回鄉型用戶的“補量”空間,其中周口、阜陽、上饒、畢節、達州等都是核心潛力區

疫情加速小商小販向線上轉移,助力車企挖掘物流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此次疫情讓線下交易有種鬼哭狼嚎的感覺,不少商場店鋪、路邊小店等紛紛貼出關閉或轉讓之類的告示,其中有不少小商小販正加速向線上轉移,助力車企挖掘物流公司等商用型用戶的“補量”空間。新冠肺炎疫情逐漸消退的4月,重卡銷量飆升至17萬輛,同增43%,堪稱有史以來最好成績,物流車等需求強勁。以順豐爲例,2017~2019年干支線車輛由3萬輛升至4.3萬輛,隨疫情進一步刺激物流車市,2020年有可能突破5萬輛

疫情對國家服務人員的收入影響少,助力車企挖掘公務員、軍人等國家服務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廣大微小型私營企業和打工羣體深受衝擊,比較而言公務員和軍隊相對穩定,目前也沒大規模裁減公務員與裁軍的消息。2018年公務員狹義人數達500萬人,廣義超1000萬人,以及靠財政供養人員達4000萬人,上述人員的收入與消費,大幅高於廣大打工羣體,也是車市消費的中流砥柱。2019年中國軍人總數超過200萬人,將衍生出軍車、軍官個人及軍屬等廣大購車需求。疫情衝擊進一步凸顯公務員、軍人對中國車市的重要性,建議廣大車企積極挖掘上述羣體的“補量”空間,不僅要努力爭取成爲自己的用戶,更要將其轉化爲自己打入優質消費羣體內部的代理人或經紀人

疫情凸顯大城市的消費高地價值,助力車企挖掘城市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由於疫情,導致大量流動人口滯留基層,可能半年或全年,屬於短期行爲,助力車企暫時性“補量”。從長期看,車企更得注重高級別城市,級別越高收入相對越高。在疫情快速改善的3月,消費能力和吸引流動人口能力更強的一二三線城市,對車市的貢獻快速增加。3月一二三線城市的終端銷量佔比分別爲9.47%、17.89%、25.01%,不約而同比1月的8.03%、5.05%、23.57%有一定提升

疫情助推線上消費,提升外賣、快遞等收入水平,助力車企挖掘互聯網搬運工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快遞與外賣小哥成了疫情期間的美麗風景線,甚至是生命線。相關企業也得到較好發展,順豐一季度業務量同比增長77.14%,韻達增7.06%,圓通增0.48%,疫情期間美團平臺新招聘33.6萬騎手……相關從業者自然能得到更好收入,京東、順豐等快遞小哥的月均收入達萬元,多數外賣小哥的日均訂單由不足10單升至11~20單。目前互聯網搬運工總人數超千萬人,將成爲“後疫情車市”廣大車企的重點“補量”對象

疫情加速車市消費重心上移,助力車企挖掘高端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近幾年中國車市的消費重心持續上移,入門車市銷量佔比由2017年37.14%下滑至2019年31.12%。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已造成大量失業,擴大低收入羣體,影響消費,進一步推動中國車市消費重心上移。廣大車企爲了挖掘“補量”空間,務必要積極上探,對以入門銷量爲主的廣大中國品牌,上探任務迫在眉睫

疫情強化政府扶持力度,助力車企挖掘政策敏感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爲積極有效抗擊疫情對中國汽車消費的衝擊,近兩三個月,從中央到地方積極出臺各項鼓勵政策:放寬城市限購、國六新車補貼、加速老舊車淘汰、鼓勵置換、汽車下鄉補貼、延長新能源購置稅減免與補貼……如此多的刺激政策,相信2020年二季度的車市會有個小高潮,助力車企積極挖掘政策敏感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疫情加劇車市價格戰,助力車企挖掘價格敏感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從2月至4月廣大車企發起了一輪輪降價促銷,紛紛推出過億元的補貼:上汽通用五菱10億元、長城汽車6億元、長安歐尚10億元、奇瑞5億元、吉利20億、傳祺8億元……車企的大規模降價促銷有利於挖掘價格敏感型用戶的“補量”空間,在新增意向用戶的2020年購車調整計劃中,有超40%有降低購車預算的意願。車企也得留足彈藥,2~4月的降價促銷僅是小試牛刀,“後疫情車市”更是大戰場

疫情強化安全消費,助力車企挖掘女性、老年等安全敏感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衝擊劇烈,但客觀上有利於提升大家的防護意識,尤其是老年、女性等敏感羣體。而上述敏感羣體對未來十年中國車市銷量的貢獻將持續增加:目前我國車市正大規模進入家庭增換購主導的存量時代,其中“妻子”將成爲新增用戶的主力;我國正快速步入老年社會,該羣體對車市的銷量貢獻也會顯著提升。疫情再次提醒車企,要積極挖掘老年、女性等增量用戶的“補量”空間

疫情對剛需羣體衝擊小,助力車企挖掘結婚、二胎等剛需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從購車緊迫性看,有剛需和非剛需,其中非剛需羣體的購車受疫情衝刺會更大,建議車企積極爭取剛需購車羣體,包括結婚購車、二胎購車等:雖然近四五年中國結婚人數大幅下滑,但總量2000萬人,還是非常龐大的,而且再婚羣體越來越堅挺,購車能力相對初婚也更強;目前中國二胎人數已經超過一胎,越來越有利於刺激二胎車市

疫情刺激二手車交易,助力車商挖掘二手車偏好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此次大規模的疫情衝擊,不可避免會影響大家的就業、收入與消費,自然而然會將一部分新車用戶轉移至二手車市場。近幾年二手車呈現不錯走勢,2017年至2019年二手車增長後來居上,力壓新車增幅,總銷量接近1500萬輛,新車則艱難維持在2000萬輛,兩者差距加速縮小。2020~2025年隨着更多二手車湧入車市,其與新車的銷量有可能持平,擴大車商業務空間,改善盈利。借二手車“補量”,也是車商不錯的選擇

疫情暴露救護車短缺,理論年需求超10萬輛,實際銷量不足萬輛,助力車企加速挖掘救護型專用車的“補量”空間

2020年1月底2月初,在冠狀病毒大規模爆發之際,爲什麼會突然出現江鈴、大通、奇瑞等車企通宵達旦趕製救護車的場面?與其說這是大家爭分奪秒支援前線,不如說充分暴露了我國救護車極其短缺的現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已突破100萬家,其中規模型醫院達3.4萬家,如按一家衛生機構配置一輛救護車的低標準簡單推導,中國救護車的保有量得達到百萬輛才能滿足需求,年銷量至少超10萬輛。

目前中國救護車年銷量不及萬輛,保有量不及十萬輛,十家醫療衛生機構平均不到一輛,不僅難以滿足日常所需,更難以應對新冠疫情等突然爆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目前中國多數社區醫院、鄉鎮醫院等基層衛生機構都非常缺失專業救護車,即便有,多數也是由微面等非專業低價車型簡單改裝而成,根本滿足不了專業救護的需求。雖然我國有第三方醫療護送機構,也早早建立了120系統,但主要覆蓋大城市,且容易被商業化,也無法替代醫院本身的專業化、精細化等的服務升級趨勢。再加未來一二十年中國會加速步入老年社會,人口龐大的60後、70後將衍生出巨大的醫療、護送等新需求,對中國救護車短缺的現狀提出更嚴峻挑戰。

不幸中的萬幸,此次疫情部分激發了對專業救護車的需求,建議相關車企別光顧着眼前增加的這點訂單,希望中汽協等行業協會,也能爲這種具有重要社會價值的細分車市的培育,多向相關部門呼籲幾聲。除江鈴、大通、金盃外,救護車這一專業細分車市同樣值得吉利、長城等大型車企的關注

易車研究院共梳理出十二條後疫情車市的“補量”道通,建議車企積極佈局

由於過年節點問題,使得202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龍頭鳳尾效益”消失,今年原本就是“小年”,估計同比下滑五六個點,再加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二三月銷量,影響四五月銷量,今年下滑可能達到16~20%。五月之後,“補量”將是任何一家車企的必答題。易車研究院基於用戶圍繞“就業、收入、消費、購車”主線,共梳理出十二條“補量”通道,整體看“補量”的空間還是挺大的,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車企,且非常緊迫

後疫情車市的“補量”之爭,將成中國車市優勝劣汰的加速器

5月起中國車市將全面進入後疫情階段,“補量”之爭在所難免。由於“補量”任務重、時間緊,自然會對車企的運營效率、財力儲備等提出更高要求,意味着管理更完善的強勢車企,極有可能在“補量”階段越戰越勇。後疫情車市的“補量”之爭,將成中國車市優勝劣汰的加速器 ,預判2020年TOP20終端銷量集中度將突破80%,TOP10將突破60%

建議車企將後疫情的“補量”策略,有效納入長期戰略規劃

在12大“補量”通道中,除了回鄉型、價格敏感型、政策敏感型三大羣體的消費行爲比較短期外,其餘都比較長期。包括消費重心向高收入羣體、大城市等集中,購車訴求越來越聚焦安全、品質等產品層面,物流車、救護車等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以及二手車市場持續擴大……上述領域理論上都是車企要積極佈局的。此次疫情衝擊,擴大了收入分化、加速了線上化、強化了安全意識等,爲了有效跟上車市消費加速演變的節奏,車企自然也得“戰略前移”:入門品牌加速上探,普通品牌加速優化內部結構,高端品牌努力夯實根基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