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的一句詩,便令四月有了與其它月份不一樣的別緻。

是的,我曾經因爲這一句而愛上了四月,四月的清新、四月的嫩綠,甚至,四月的倒春寒。

但是,當四月悄然離去,五月頂着豔麗的驕陽而至,曾經的心情,似乎有了些許改變。

改變的,不僅僅是心情,或許還有對人生的一點感悟,而在此之後,我想我對五月的愛,會超過四月。

那天,正是五月的第一天。三天的小長假,整天呆在家裏是不現實的,何況,還要陪兒子外出參加比賽。

比賽地點遠在池州,而我們,樂得利用陪伴機會,做一次不算太長的假日旅行。

春風是暖暖而又輕柔的,不像前段日子那般帶着些寒意;天空是純淨而蔚藍的,比我們的家鄉更加透明;公路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兩旁種滿了綠樹紅花……

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媽,今天是五一節,可爲什麼又叫勞動節呢?”一直在欣賞車窗外風景的兒子突然問,他仍帶着稚氣的臉上已經開始有了幾分故作成熟的味道。

“其實它的全稱是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這個節日的起源是這樣的,在美國有個叫芝加哥的城市,1886年5月1日,它那裏的二十多萬名工人爲了爭取8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達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取得勝利。於是,爲了紀念這次運動,便將這一天定爲國際勞動節。”我簡單地對他進行了講解,相信他能領會這個節日的來龍去脈。

兒子點點頭,又問:“我也算勞動者吧?我想學習也是勞動啊,腦力勞動。”

我笑着說:“我當然希望你能成爲一名真正的勞動者,最簡單的也就是能夠自食其力,更進一步就是能創造出對人類有用的價值。你現在是學生,學習是你的工作,既然學習是用腦,那麼好吧,我同意,你也是一名小勞動者。”

兒子高興極了,重又趴到了車窗旁。

路邊,有一名環衛工人正費力地打掃着沿途的垃圾,雖然車子飛快駛過,但我們還是清清楚楚看到了他頭上的汗珠。

“看,他也是勞動者!”兒子說,“不是說今天是勞動者的節日嗎?我們都放假了,爲什麼他不放假?”

是啊,他說得對,爲什麼這些環衛工人不放假?不僅僅是五一,所有的節日,甚至春節,越是節假日,他們就越辛勞,越是遊人如織,他們的工作量就起越大。

每天天還沒有亮,馬路上就出現了他們的身影,因爲他們要趕在別人上班前將路面清理乾淨;炎炎夏日、寒冷冬天,他們依然頂着烈日、冒着寒風站在大街小巷,俯身掃去一堆堆垃圾,有些碎紙、零食包裝袋還要彎腰用手拾起纔行。

不禁想到,每到一處,到處都是垃圾遍地,那些不自覺的人們,垃圾隨手扔,哪怕垃圾箱就在幾步之遙,卻害苦了那些環衛工人,他們爲了清理這些垃圾,不得不多付出幾倍的勞動,特別是在馬路上工作時,甚至有人爲此付出了生命。

他們纔是真正的勞動者,儘管身份低微,儘管收入微薄,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完成着自己的本職工作,再髒再累,他們也從不抱怨,用自己的雙手,將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保持着最美好、最乾淨的狀態。

他們纔是真正值得我們尊敬的勞動者,他們纔是真正有資格享受這個節日的一羣人。

從浪漫的詩意中抬起頭,我看到的是真切的現實。

如果說四月給我的印象是一種虛幻的唯美,五月,便是一個燦爛的奇蹟。

我之所以稱它爲奇蹟,是因爲,在它其中注入了勞動的含義,它讓我們動容,令我們反思,對於孩子們來說,則更能讓他們進一步領悟到:勞動是光榮的,勞動者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

太陽昇起,大地光彩奪目,而那些環衛工人們的桔黃衣裳,彷彿一朵朵鮮花,盛開在人世間。

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另一種詩意,頑強的、平和的、更是永恆的。

五月是我們的,更是他們的。人間四月天,是詩人的呻吟,而人間五月天,卻是勞動者的讚歌!

一路上,兒子若有所思。

希望從此之後,他能學會尊重每個人的勞動,併成長爲一個真正對社會對人類有用的勞動者。

路在腳下,夢在心中,而此時此刻,我們走在最美的五月天裏。

相關文章